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733—2012 切花唐菖蒲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2012-08-07 发布 2012-10-07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41/T 733—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并提出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铭、王梅、张庆社、王晓秋、赵玉玲、卫元军、王根才。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冯亮、刘星明、牛小沛、陈丽、翟小忙、赵伟峰、于金林、杨芳。 1 DB41/T 733-2012 切花唐菖蒲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切花唐菖蒲的生产设施、品种选择、土壤选择与土地整理、播种、肥水管理、温湿光 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境内切花唐菖蒲日光温室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5063-2009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T 19165-2003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 199 号(2002) 3 生产设施 选用具备升温、降温、遮光、补光和通风设备的日光温室(符合GB/T 19165-2003)。 4 品种选择 花型饱满、茎杆粗壮挺拔、瓶插期长、适应性广的抗病、耐热、耐寒、适合贮存和长途运输的优良 品种。适宜河南省唐菖蒲栽培主要品种及特性参见附录A。 5 土壤选择与土地整理 5.1 选择地势较高、通风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检测土壤 pH 和 EC 值,pH 为 6.5~7.5, EC 值不高于 2ms/cm。 5.2 将前茬作物的残留物及杂草清理干净,并集中销毁。 5.3 666.7m2 施腐熟有机肥 2500kg~3000kg、复合肥 25kg(N:P:K=15:15:15)、土壤杀虫剂(如毒死 蜱 2kg)、杀菌剂(如敌克松 2kg)等,符合 GB/T 15063-2009 和 GB 4285-1989。 5.4 施肥后将土壤深翻并整平,使土壤充分粉碎成细粒,无大于直径 2.5cm 的土块。 5.5 土壤连续种植 2 茬唐菖蒲,应轮作一年,或定植前用药剂溴甲烷 10kg/100m2 进行土壤熏蒸处理。 5.6 畦的标准为畦宽 90cm,畦高 20cm,畦间距 30cm。 6 播种 1 DB41/T 733-2012 6.1 种球选择 选择周径10cm~12cm的厚实浑圆、芽点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大小均匀一致的种球。 6.2 种球处理 当年收获的种球需人工打破休眠,其方法是经过2℃~4℃低温环境下处理2个月。播前用800倍~ 1000倍的百菌清、多菌灵等杀菌剂浸泡30min~60min。 6.3 播种 6.3.1 早花型品种播后 70d 左右开花,中花型品种播后 80d~90d 开花,晚花型品种播后 100d 左右开 花,依据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和供花时间全年可分批播种。 6.3.2 播种时可采用穴播或沟播,一般采用株距 10cm~15cm,行距 20cm~25cm,深度为 5cm~8cm。 6.3.3 播种后,应立即浇透水。 6.3.4 在播种后支撑塑料网格,网格大小以株行距而定,随植株的生长不断提高网格高度,升至 40cm~ 50cm 时定格。 7 肥水管理 7.1 灌溉用水应符合 GB 5084-2005。 7.2 土壤湿度保持在 60%~70%。 7.3 生长期一般进行三次追肥。2 叶~3 叶期施用尿素 5 kg/666.7m2~7.5 kg/666.7m2,硫酸钾 5 kg/666.7m2 ~ 7.5 kg/666.7m2;4 叶~5 叶期施用硝酸钙 9 kg/666.7m2~12 kg/666.7m2、硫酸钾 5 kg/666.7m2 ~ 7.5 kg/666.7m2,磷酸二铵 7.5 kg/666.7m2 ~10 kg/666.7m2;花后施用硫酸钾 5 kg/666.7m2/666.7m2。 8 温湿光管理 8.1 温度 适宜温度为18℃~25℃,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0℃,最低温度不能低于9℃。如温度过高时可适当打 开通风口、加盖遮阳网等进行降温;温度过低时加盖草毡等进行保温。 8.2 湿度 保持空气湿度65%~75%。如空气湿度达不到时,可适当喷雾增加空气湿度;空气湿度过高时,可适 当打开通风口通风。 8.3 光照 从出苗到5片~6片叶,应每天保持14h~16h的光照。冬季光照时数不足14h时,进行人工辅助补光, 666.7m2距地面1.5m处设置80盏灯45W的节能灯。 9 病虫害防治 9.1 病虫害防治原则 2 DB41/T 733-2012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按照GB 4285-1989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99号(2002)公告的规定,优 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的结合化学防治,农药施用要采用合理混用、交替用药。 9.2 防治方法 9.2.1 物理防治 人工捕捉害虫,摘除病叶集中销毁,使用灯光、色板等诱杀害虫。 9.2.2 生物防治 使用微生物类杀虫剂和植物源杀虫剂防治。 9.2.3 化学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B。 10 采收与贮藏 10.1 采收 在花序第一朵花显色时为最适采收时期。剪切高度在植株距地面上10cm~15cm处,采后及时将花枝 基部浸在水中,保持直立向上。 10.2 贮藏 整理后的唐菖蒲首先进入8℃的预冷室中预冷吸水,时间为6h~8h,之后转入2℃~4℃的条件下低 温贮藏。 3 DB41/T 733-2012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适宜河南省唐菖蒲栽培主要品种及特性 品 种 花 型 花 色 特 性 美国小姐 大花 粉色 花瓣波纹状,植株高大,花序长,中花型品种。 粉夫人 大花 粉色 花瓣波纹状,花色娇媚,近年最受欢迎早花型品种。 真爱 大花 粉色 花色深粉,花穗长,花序多,株型美丽,中花型品种。 新秀 大花 粉色 花色橙粉,花瓣波纹状,适合于促成栽培,早花品种。 旗舰 大花 粉色 花色鲜粉,花瓣呈波纹状,适合于促成栽培,早花型 品种。 猎歌 大花 红色 花色朱红,花穗坚硬,不弯曲,适合于促成栽培,早 花型品种。 红娘子 大花 红色 菲保里特 大花 红色 奥斯卡 大花 红色 花序长,生长旺盛,容易获得优质切花,中花型品种。 金夏 大花 黄色 花色鲜黄,花瓣波纹状,花茎粗壮,中花型品种。 旋律 大花 蓝紫花 花色红紫,适合于促成和抑制栽培,早花型品种。 白雪公主 中花 白色 花色纯白,是白色花的代表性品种。早花型品种。 花序长,植株强健,是目前主力切花,中花型品种。 花色粉红,保鲜性强,花茎坚挺,耐低日照,早花型 品种。 4 DB41/T 733-2012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推荐表 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 有效成分含量(%) 剂型 每 667m2 药剂用量 使用方法 (g) 黑斑病 根腐病 立枯病 霜霉病 蓟马 白粉虱 潜叶蝇 螨类 蚜虫 百菌清 75 百菌清 45 多菌灵 50 甲基托布津 可湿性粉剂 90~135 喷雾 140~180 熏雾 可湿性粉剂 135~168 喷雾 70 可湿性粉剂 80~100 浇灌 瑞毒霉 25 可湿性粉剂 60~80 浇灌 卡霉通 64 可湿性粉剂 60~80 喷雾 绿亨 2 号 80 可湿性粉剂 80~100 喷雾 甲基立枯磷 20 乳油 60~80 喷雾 烯酰·锰锌 69 可湿性粉剂 100~140 喷雾 三乙膦酸铝 90 可溶性粉剂 100~120 喷雾 百菌清 75 可湿性粉剂 110~150 喷雾 霜脲·锰锌 72 可湿性粉剂 120~170 喷雾 甲霜灵 25 可湿性粉剂 350~440 喷雾 霜霉威盐酸盐 70 水剂 60~100 喷雾 百菌清 45 烟剂 140~180 熏雾 吡虫啉 10 可湿性粉剂 10~15 喷雾 辛硫磷 40 乳油 40~80 喷雾 扑虱 10 乳油 60~80 喷雾 敌敌畏 80 乳油 80~100 喷雾 潜克 75 可湿性粉剂 40~60 喷雾 虫螨克 1.8 乳油 10~15 克螨 72 乳油 10~15 喷雾 吡虫啉 10 可湿性粉剂 10~15 喷雾 啶虫脒 3 乳油 40~50 喷雾 高氯·啶虫脒 5 乳油 30~40 喷雾 除虫菊素 5 乳油 30~50 喷雾 烟剂 喷雾 注:以上农药使用药剂及剂量仅举例说明,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准则及使用说明执行,上述药剂应交替使用。 5
DB41-T 733-2012 切花唐菖蒲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07:00:4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