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150 B 52 备案号: 北 DB11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904—2012 土池规模化培育轮虫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otifers large-scale culture in earthen ponds 2012 - 09 - 27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904—2012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环境条件........................................................................... 1 4 轮虫休眠卵的采集、分离和定量 ....................................................... 1 5 轮虫培育池选择..................................................................... 3 6 排水冻底........................................................................... 3 7 清塘晒底........................................................................... 3 8 注水搅底........................................................................... 3 9 水肥度调控......................................................................... 3 10 投饵.............................................................................. 4 11 增氧.............................................................................. 4 12 日常管理.......................................................................... 4 13 敌害防除.......................................................................... 4 14 抽滤与换水........................................................................ 5 15 轮虫卵资源保护.................................................................... 5 I DB11/T 904—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清靖、朱华、贾成霞、刘盼、曲疆奇。 II DB11/T 904—2012 土池规模化培育轮虫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源性淡水轮虫土池规模化培育的环境条件与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土池培育淡水轮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环境条件 3.1 场地选择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其场地环境应符合GB/T 18407.4的要求。 3.2 水质 3.2.1 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 3.2.2 养殖池水质应符合 NY 5051 的规定。 3.3 进、排水设施 池塘养殖场应建设满足养殖需要的独立进、排水设施。 3.4 用电设施 养殖生产用电应符合GB/T 13869的要求。 4 轮虫休眠卵的采集、分离和定量 4.1 采集 每个池塘设2~4个点。除池塘中央设置1个点位外,其余点位均离岸2 m~5 m,并且各个点位的直 线距离尽可能大,用体积为600 mL休眠卵采集器(见图1)垂直插入泥底,采取约10 cm厚的底泥,并切 取上部5 cm高度的泥层置于容积为1000 mL 的容器中。 1 DB11/T 904—2012 单位为毫米 图1 休眠卵采集器示意图 4.2 分离 往容器中加水稀释到600 mL,搅拌均匀后取出10 mL,注入到50 mL的三角烧瓶中,然后徐徐加入盐 糖高渗液(在常温下将白糖陆续加入到饱和食盐水溶液中直至饱和),用玻璃棒搅动1 min,静置20 min, 待泥沙下沉后再次搅动,并再次加入高渗液,同时冲洗玻璃棒,使最终液面略突出于瓶口,但不可溢出, 静置20 min,待休眠卵逐渐上浮后即可计数。 4.3 定量 用浮游生物计数框或载玻片在突出瓶口的液面上粘取上浮休眠卵,随即置于低倍镜下观察并计数, 多次粘取,直至将上浮休眠卵取尽。 轮虫休眠卵的数量计算,见公式(1): N= 式中: N——休眠卵数量(个/cm2 或万个/m2) ; Pn——观察到的休眠卵数量(个) ; V——被稀释后的泥水体积(mL) ; S——采泥器底面积(cm2) ; U——所取泥浆水样体积(mL)。 2 V × Pn U ×S ................................................................ (1) DB11/T 904—2012 5 轮虫培育池选择 5.1 面积和水深 轮虫培育池面积以0.2 ha~0.4 ha ,水深以1.5 m~2 m为宜。 5.2 饵料池的配备 轮虫饵料池(浮游植物培育池)与轮虫池按1:1配备。 5.3 池塘底质条件 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或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等大型臂尾轮虫休眠卵 量大于100万粒/m2者均可作为轮虫培育池,但晶囊轮虫(Asplanchna)休眠卵过多者应弃用。池底淤泥 肥厚,经多年饲养鲤、鲫、鲶等底层摄食性鱼类成鱼的池塘,休眠卵丰富,可选做轮虫培育池。 6 排水冻底 秋末排水使其自然冰冻越冬。排水应符合SC/T 9101的规定。而冬季未进行排水冻底而欲选做轮虫 培育的池塘,春季应采取第7部分的措施。 7 清塘晒底 7.1 清塘 将水排至20 cm~30 cm,用750kg/ha~1500 kg/ha生石灰清塘。 7.2 晒底 清塘后排干池水,晾晒5 d~7 d,以清除敌害和激活休眠卵萌发。 8 注水搅底 8.1 注水 池塘注水时以300目(48 μm)的筛绢网过滤。初注水量20 cm~30 cm,随着轮虫密度的增加,逐步 加水至水深1.5 m~2 m。 8.2 搅动底泥 用机械或人工等手段搅动池塘表层底泥,以促使底泥中的轮虫休眠卵上浮、萌发。 9 水肥度调控 在轮虫达到高峰之前,轮虫培育池水肥度调控的原则是“先瘦后肥”,即在轮虫大量发生前不用施肥, 让浮游植物利用池塘固有肥力自然繁殖起来。当培育池中轮虫密度达到约1000个/L时,施肥使池水透明 度降至20 cm~30 cm,以提供浮游植物大量繁殖所需要的营养。若利用单种小球藻培养轮虫,其“先瘦 3 DB11/T 904—2012 后肥”的原则是当接种的小球藻密度达到1000万/mL以上(透明度<30 cm)时,灌注消毒后的清水稀释 至透明度>40 cm,待轮虫密度>1000个/L时,再强化施肥。 10 投饵 10.1 饵料种类 直径小于25 μm单胞藻、有机碎屑和一些有益微生物均可作为轮虫的饵料。 10.2 投饵原则与方法 培育池中的轮虫进入指数增长期后要及时补充饵料。一般是混合投喂单胞藻和有益微生物。当浮游 植物量较少(透明度>30 cm)时,应多补注富含浮游植物的肥水。当池水中浮游植物量极大(透明度<10 cm)时,需补充有机碎屑(发酵后的有机肥、豆浆等)或菌类(光合细菌、酵母等)食物,以有效地降低过 高的pH和溶氧。 11 增氧 4 当轮虫密度大于2万个/L或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小于10 个/L,以及使用有益微生物密度较大或天气异 常时,需及时开动增氧机增氧,保持水体中溶氧在3 mg/L以上。 12 日常管理 每日监测水温、透明度、溶氧、氨氮、pH值、单胞藻与轮虫密度,如发现指标异常,及时采取相应 的调控措施。轮虫达到高峰期的时间与池底轮虫休眠卵量和水温的经验数据关系见表1。若在相应的水 温和时间条件下,未达到预定的轮虫密度时,应分析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表1 轮虫到达高峰期的时间与池底休眠卵量和水温的关系 a 水温 休眠卵量 (℃) (万个/m ) 20~25 <100 >10 20~25 100~200 8~10 20~25 200~400 5~8 20~25 >500 3~5 17~20 100~200 10~15 15~17 100~200 15~20 10~15 100~200 20~25 5~10 100~200 >30 <5 100~200 ∞ 轮虫达到高峰期的时间是从注水日算起。 13 敌害防除 13.1 防除原则 4 2 轮虫达到高峰期(1 万个/L)的时间 (天) a DB11/T 904—201

pdf文档 DB11-T 904-2012 土池规模化培育轮虫技术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904-2012 土池规模化培育轮虫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904-2012 土池规模化培育轮虫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904-2012 土池规模化培育轮虫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07:11:2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