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52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243—2012 代替 DB35/T 528.3-2004 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成技术规范 2012 - 02 - 23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 - 05 - 20 实施 发 布 DB35/T 1243—2012 前 言 本标准是对DB35/T 528.3-2004《南美白对虾标准综合体 人工养成技术规范》的修订。 本标准与DB35/T 528.3-2004主要技术内容的差异是: —— 对“规范性引用标准”的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 —— 增加“4.1 高位池”的内容。 —— 增加“5 投入品”的内容。 —— 增加“6.1 清淤消毒”的内容。 —— 根据相关规定对“7.2 常见病防治方法”中,常见病使用的药物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遵循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尤颖哲、蔡葆青、陈何东、郑秀玲、曾凡荣。 I DB35/T 1243—2012 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成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成的环境、池塘与设施、投入品、养成、病害防治、收获等。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南美白对虾海水高位池及淡化养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8406.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25 有机肥料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2002 对虾配合饲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4)第404号 《兽药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3 环境 必须符合GB/T 18407.4 规定,受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小。 4 池塘与设施 4.1 高位池 2 2 池塘应建于海区高潮线以上位置,每口面积1334m ~2668m ,池深为2.5m~3.0m为宜,池塘形状呈 圆形或近圆形、剖面呈碗状、池底呈锅底形、中间排污、池壁与池底斜度呈135°。池壁用土面或红砖 砌成,用水泥抹面或全池用塑料薄膜覆盖;池底用塑料薄膜覆盖。 按养殖净面积30%配备海水沉淀、消毒池。每口池塘按3kW/亩~5kW/亩配备4台~6台增氧机及底部 增氧设施;配备相应的供水、供电等设备。 4.2 淡化养成池 1 DB35/T 1243—2012 2 2 池塘应选在淡水水源充沛,进排水方便,池塘呈长方形,每口面积1334m ~4002m 为宜,泥沙底质, 保水性能好,水深1.5m~2.0m为宜。每口池塘按1.5kw/亩配备增养机2台~4台;配备相应的供水、供电 等设备。 5 投入品 5.1 苗种 5.1.1 质量 附肢完整、虾体透明、平游、活力强、逆水性好、无携带特定性病原。体长0.8cm~1.0cm。 5.1.2 运输 采用塑料袋充氧包装运输。每袋装水量8kg左右(约占苗袋体积的1/4),装体长0.8cm~1.0cm的虾 苗6000尾~10000尾、运输时间≤12h、水温保持在22℃~28℃为宜。 5.2 饲料 配合饲料安全卫生应符合NY 5072和SC/T 2002的规定,营养成分应满足各期生长需求。 5.3 渔药 使用按NY 5071的要求执行。 5.4 肥料 应符合NY 525的规定。 6 养成 6.1 清淤消毒 高位池每次放苗前应冲洗干净;淡化养成池应每年清淤5cm~10cm,每2年~3年推土1次。放苗前应 清淤、充分曝晒。整池后,应对虾池内敌害与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进行消杀,常规清塘消毒 药物及用量见表1。 表1 渔药名称 氧化钙(生石灰) 漂白粉(有效氯≥28%) 二氯异氰尿酸盐 常用清塘消毒药物及使用方法 用量与用法 200kg/亩~250kg/亩。干塘清池。 注意事项 不能与漂白粉、有机氯、重金属盐、有 机络合物混用。 海水,40mg/L~50mg/L。全池泼洒。 1.勿用金属物品盛装。 淡水,15mg/L~20mg/L。全池泼洒。 2.勿与酸、铵盐、生石灰混用。 5mg/L~10mg/L。全池泼洒。 1.勿用金属物品盛装。 2.勿与其他消毒剂混用。 1.勿用金属物品盛装。 二氧化氯(规格8%) 0.3mg/L~0.45mg/L。全池泼洒。 2.禁止将药品先放入水桶中,再将水倒 入桶内。 2 DB35/T 1243—2012 表1 (续) 渔药名称 茶籽饼 6.2 用量与用法 60mg/L~90mg/L。全池泼洒。 注意事项 粉碎后用水浸泡一昼夜,稀释连渣全池 泼洒。 进水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要求。清塘消毒结束后,在虾苗放养前10d~15d,用250μm(60目)的筛 绢网过滤进水60cm~80cm。高位池养成采用盐度28~35的海水;淡化养成采用粗盐或浓缩海水(卤水) 配制盐度≥3的养成用水。 6.3 施肥培饵 池水经消毒处理后施肥培育基础生物饵料。应平衡施肥,控制施肥总量,水中硝酸盐含量控制在 40mg/L以下,透明度30cm~40cm。 6.4 放苗 放苗前取少量虾苗“试水”,经24h无异常方可放养。放苗时池水适宜水温22℃~35℃(育苗池与虾 池水温差不超过2℃,pH值相差小于0.5)、水深60cm~80cm。放苗应选择晴好、无大风天气,早上9h~ 11h,将虾苗袋放入池水中浸泡10min~15min,再解袋入池。放苗密度视养殖方式、养殖条件而定:高 位池放苗密度一般每亩 15万尾~20万尾为宜;淡化养成每亩 4万尾~6万尾为宜,直接放养苗种应淡化 至盐度3以下。 6.5 饲养管理 6.5.1 饲料投喂 饲料应符合 NY5071、NY5072 和 SC/T 2002 的要求。 6.5.1.1 投喂量 配合饲料日投饲率以虾体重的3%~8%为宜。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池塘存虾尾数、平均体重、体长及日 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饲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状况,确定当日投喂量。 6.5.1.2 投喂方法 水质不好、天气闷热、大雨时少投或不投;大批蜕壳后足量投喂;在虾池四周定点设置小罾网,小 罾网投饵量为总投饵量的 1/50,投饲 1h~2h 后观察残饵情况,作适当调整,一般以 2h 食完为好;水 温低于 20℃、高于 32℃时减少投饲量,16℃以下停止投喂。全池均匀投喂和饵料台定点投喂。放苗后 的初期,通常每日投喂 4 次~6 次,以后随着虾的增长和投饲量的加大,调整每日投喂次数,下午以后 的投饲量宜占日投饲量的 70%左右。 6.6 6.6.1 水质管理 水质指标 淡水养殖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规定,海水养殖水质应符合NY 5052的规定。养殖期间的水水质指标 见表2。 3 DB35/T 1243—2012 表2 项 水温 盐度 目 (℃) 范 18~ 1~ 35 40 围 6.6.2 总碱度 透明度 (mg/L) (cm) >80 30~40 养殖期间的水质指标 水色 pH值 黄禄色 7.8~ 或黄褐色 8.6 溶解氧 氨氮 亚硝酸氮 硫化氢 (mg/L) (mg/L) (mg/L) (mg/L) >4 <0.5 <0.1 <0.01 物理调节 6.6.2.1 换水 养成期用水经沉淀、消毒等处理为宜,进水需用250μm(60目)以上的筛网过滤。 6.6.2.1.1 高位池养成 前期每日添加水5cm~10cm至水位达2m以上;中后期,视水质情况,酌情换水,不宜大排大换。 6.6.2.1.2 淡化养成 前期每日添加水3cm~5cm至水位达1m以上;中后期,定期添加淡水补充蒸发量或视水质情况少量换 水。 6.6.2.2 增氧 在光合作用较强的中午前后开增氧机以增加底层溶解氧,夜间特别是午夜以后到黎明前、阴雨天也 应开机增氧,在泼洒有机肥及大量投喂活饵料时也应增加增氧时间。 6.6.2.2.1 淡化养成 前期上、下午各开一次,每次4h左右;中期白天、晚上6h/次左右;后期要求1/2左右的增氧机24h 开着。 6.6.2.2.2 高位池养成 增氧机应24h开机,保持池水溶氧量在5mg/L以上。 6.6.3 化学调节 根据虾池水质和虾的生长情况,使用沸石粉、生石灰等化学物品以调节水质。 6.6.4 生物调节 通过适量套养黄鳍鲷、罗非鱼、篮子鱼等性情温和的杂食性鱼类,种植水生植物,使用芽孢杆菌、 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态制剂进行调节水质。 6.7 日常管理 每隔15d左右,用15mg/L生石灰、1mg/L~1.5mg/L漂白粉、二氧化氯(>8%)0.09mg/L~0.13mg/L 等全池泼洒以消毒水体。每天凌晨和傍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变化,检查虾的活动、摄食情况,检修 养殖设施。发现病虾、死虾,应立即检查病因、死因,及时捞出病虾、死虾,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天 测定水温、pH值、透明度等水质要素,定期检测溶氧、氨氮、亚硝酸氮等其他水质要素的变化。定期(10d~ 4 DB35/T 1243—2012 15d)测定虾的体长、体重等生长指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31号《水产养殖质量 安全管理规定》做好《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等相关记录。 7 病害防治 7.1 原则 病害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药物使用必须符合《兽药管理条例》、 NY 5071的规定。 7.2 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常见病害防治方法见表3。 表3 种类 防 治 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方 法 药品及其休药期 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应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①严格检疫,杜绝病原从亲虾或苗 种带入,投放健壮苗种或经消毒处理的虾苗;②养殖虾池应浅水改深水,彻底清淤 病毒病 消毒,使用无病毒污染或经过过滤、消毒的海水;③合理密养,稳定虾池理化因子 和藻相,投喂优质配合饲料,或添加免疫多糖类;④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对症或对 因用药,防止细菌继发感染等,实施全面健康养殖管理。 以防为主 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准确掌握投饵量,不
DB35-T 1243-2012 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成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3:32:2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