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人工繁殖技术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ainbow trout culture Part 3: Artificial propagation techniques 2008-11-14发布 2009-03-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1/T 157.3—2008 代替 DB11/T 157.3—2002 ICS 65.150 B 52 备案号: 23802-2009 DB11/T 157.3—2008 I 前 言 为保证虹鳟养殖环境、养殖过程、养殖产品符合国家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特制订 DB11/T 157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本标准分为九个部分: ——第1部分:亲鱼; ——第2部分:亲鱼培育技术; ——第3部分:人工繁殖技术; ——第4部分:鱼苗培育技术; ——第5部分: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第6部分:成鱼网箱养殖技术; ——第7部分:防疫; ——第8部分:常见病诊治与安全用药; ——第9部分:全价配合颗粒饲料。 本部分为 DB11/T 157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并废止 DB11/T 157.3—2002《虹鳟鱼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人工繁殖技术》。 本部分与 DB11/T 157.3—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 —— 增加采用溢流桶式孵化器进行人工授精的技术要求; —— 增加了单盐等渗液配方; —— 增加了微流水吸水膨胀与流水孵化连续作业操作技术; —— 增加了4细胞期受精率检测 技术; —— 孵化稚鱼管理增加了直流式出膜饲育槽; —— 增加了孵化及稚鱼饲育排出水溶解氧应达 6.5㎎/L以上的要求; —— 增加了术语——孵化稚鱼; —— 增加孵化最佳水温要求; —— 根据生产实际,调整孵化管理、发眼卵运输、孵化稚鱼管理等技术内容。 本部分附录 A、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 C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北京市怀柔区质量 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部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养殖业分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沈希顺、王昭明、黄剑锋、杨玛丽。 DB11/T 157.3—2008 1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人工繁殖技术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虹鳟养殖技术的亲鱼 选择和鉴别、采精、采卵、人工授精、孵化、发眼卵运输、孵化 稚鱼的管理。 本部分适用于虹鳟的人工繁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11/T 157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DB11/T 157 .1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第1部分:亲鱼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 成熟卵实施授精后1个小时期间和第6d~9d(水温10℃),对振动很敏感,易引起死亡,此期间为 胚胎发育敏感期。 3.2 发眼卵eyed egg 受精卵胚体眼泡视网膜上形成黑色素时,肉眼可观察到黑色眼点,此后到稚鱼孵出之前的卵,称为 发眼卵。 3.3 孵化稚鱼 sac-fry(alevin) 孵出的稚鱼,孵出前已经完成了仔鱼发育,背鳍褶上已经具备了标志种的分类特征的鳍条原基,不 摄食,依赖卵黄囊的营养进行早期发育,称为孵化稚鱼。 3.4 孵化积温 temperature-day-degree 日均水温与孵化天数之积为孵化积温,以“℃·d”表示,也称发育积温。 4 亲鱼选择和鉴别 4.1 临产亲鱼的选择 用作繁殖的亲鱼的形态特征应符合DB11/T 157.1的规定。 4.2 雌、雄亲鱼鉴别 雌鱼口小,吻端部发圆。雄鱼口大,吻尖。 4.3 成熟度鉴别 DB11/T 157.3—2008 2 性成熟雌鱼,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红肿外突,上提尾柄时, 两侧卵巢下垂轮廓明显,轻压腹部有 卵粒流出。性成熟雄鱼腹部较硬,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繁殖期内每隔7d进行一次成熟度鉴别,对已成熟的雌鱼应及时采卵。 5 采精 5.1 每1万粒卵需精液10ml。要根据当天的计划采卵量确定采精量。为保证受精率,同一授精批次的 卵所需精液应采自2~3尾雄鱼。 5.2 采精前将雄鱼体表水分擦净,轻压生殖孔前上方,挤出尿液、粪便后再将精液挤入干燥的容器中, 置1℃~4 ℃条件下保存备用。 5.3 采过精液的雄鱼,7d~8d后可再次采精。 6 采卵 6.1 采卵前擦净雌鱼体表的水分,轻压生殖孔前上方,挤出尿液和粪便。 6.2 轻压生殖孔前上方,将卵挤入孔径 2.5mm的采卵网盆中。 6.3 对于个别雌鱼,为了避免因其挣扎采出碎卵,可预先用0.3ml/L的乙二醇苯醚(C6H5OCH2CH2OH)水 溶液麻醉3min~5min。 7 人工授精 7.1 用等渗液淋浴采卵网盆中的卵,洗除粪便、血液、体腔液等。然后将卵倒入干燥的授精盆。等渗 液配方见附录A。 7.2 按每1万粒卵加10ml精液的量将事先备好的精液加入授精盆。也可将精液从雄鱼体直接挤入授精 盆。用手快速将精卵拌均匀。 7.3 向授精盆内加入相当卵量1.5倍以上的清水,同时轻轻拌匀,2min~3min后将水倒出。再反复加 入清水2~3次,洗除多余的精液。 7.4 精、卵接触之前,两者均不可遇水。从采卵、授精至加水应控制在2min~3min之内完成。 7.5 将授精后的卵在清水中静置60min,待卵吸水膨胀后装入孵化器进行流水孵化。采用溢流桶式孵 化器的,可将授精后的卵直接倒入孵化桶,使卵在微流水环境下完成吸水膨胀,同时冲出多余的精液。 一小时之内注水量保持在3L/min。 7.6 适当时机应进行受精率的计测及受精卵的计数,方法见附录B.2。 8 孵化 8.1 孵化设备 宜使用溢流桶式孵化器(孵化桶),见附录C.1。 8.2 孵化条件 8.2.1 孵化桶应放置在有遮光和防震条件的孵化室内进行流水孵化。 8.2.2 孵化用水除符合NY 5051的规定外,水质要澄清,注入水与溢出水溶氧量应分别高于8.5 mg/L 和6.5mg/L。 8.2.3 适宜水温为2℃~13℃。孵化最佳水温为7℃~13℃。 8.3 孵化时间 从授精至孵出,需孵化积温320℃·d左右,从授精至发眼的积温数约为孵化积温的一半。 8.4 孵化管理 8.4.1 溢流式孵化桶,每桶可孵化5万粒卵,孵化开始至发眼期注水量要从3L/min逐渐增加到5L/min。 排出水溶解氧量应达 6.5㎎/L以上。

.pdf文档 DB11-T 157.3-2008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人工繁殖技术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157.3-2008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人工繁殖技术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157.3-2008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人工繁殖技术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157.3-2008 虹鳟养殖技术规范 第3部分:人工繁殖技术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05:38:1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