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05 DB36 备案号:29143-2010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 36/ T597—2010 分宜苎麻种植技术规程 2010 - 11 - 09 发布 2010 - 12-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6/ 597— 2010 I 前 言 本标准由新余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分宜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宜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江西恩达家纺有限公司起 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文辉、梁超、邱新海、胡剑秋、黄小青、黄建新、曾萍、刘带根、陈文虹、 邱梅英、舒敏。 DB36/ 597— 2010 1 分宜苎麻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苎麻的产量指标及品质、繁殖技术、麻园建设、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 本标准适用于分宜苎麻的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699-1999 苎麻 3 产量指标及品质 成龄麻每667㎡原麻产量200㎏以上,单纤维支数平均在2000公支支数以上。 4 繁殖技术 4.1 品种选择 选用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单纤维支数平均在2000公支支数以上。 4.2 繁殖方式 苎麻繁殖可采取扦插繁殖、分蔸繁殖、细切根育苗繁殖等无性繁殖方式,但以扦插繁殖方式为主。 4.2.1 扦插繁殖 见附录 A。 4.2.2 分蔸繁殖 以秋末冬早春为佳,分取成龄麻篼,2-3株为一小蔸进行移栽。 4.2.3 细切根育苗繁殖 跑马根切成0.5 g~1 g的小段,龙头根和扁担根切成5 g重一段,每段留2~5 个麻芽,覆土繁育。 5 麻园建设 5.1 择地 DB36/ 597— 2010 2 应选背风、向阳、防渍的丘岗缓坡地建园。 5.2 整地 整地要精细.畦宽3m、长12m为宜,选择阴雨天种植。 5.3 栽植密度 根据品种类型和土壤肥力来决定,一般深根型品种发蔸慢、浅根型品种发蔸快,以每667㎡栽植 2000~3000蔸为宜。 5.4 栽植方法 采取宽行密株方式,栽植时,冬夏宜深,春秋宜浅。株距35㎝~40㎝,行距70㎝~80㎝。 6 麻园管理 6.1 新麻园管理 6.1.1 查蔸补缺 栽植后10d进行。 6.1.2 中耕除草 破杆前中耕除草2~3次,中耕深度10㎝~15㎝,做到蔸边浅耕,行间深耕。 6.1.3 追肥提苗 提苗追肥2~3次,成活后及苗高25㎝时,每667㎡各施腐熟人畜粪500kg,苗高50㎝时则视苗而定。 6.1.4 打顶 成活后进行麻苗打顶,苗留茬5cm以内,带叶2~3片。 6.1.5 破杆 春栽在一般在8月上旬或黑杆1/2时破杆,破杆方式可采取砍去麻杆或扯皮后再砍。 6.2 老麻园管理 6.2.1 深中耕 冬培第一步深中耕,一般在12月上中旬进行,末季麻收获后,在行间中耕10cm~15cm,但蔸边宜浅。 全面疏松土壤,清洁麻园,切断部分跑马根。 6.2.2 重施肥 重施冬肥,冬肥占全年施肥量的40%~60%,以堆肥为主,一般每667㎡施腐熟人畜粪500kg,或腐熟 猪牛栏粪1000kg,或饼肥100kg左右,加施钙镁磷钾肥40kg~50kg。 6.2.3 培土覆蔸 中耕施肥后,结合清沟防渍,畦面覆土2cm~3cm。有条件的地方可覆盖一层稻草及其它秸秆。

.pdf文档 DB36-T 597-2010 分宜苎麻种植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597-2010 分宜苎麻种植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597-2010 分宜苎麻种植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597-2010 分宜苎麻种植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08:13:3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