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DB46B05 备案号: 21250-2007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 105—2007 木薯栽培技术规程 2007-09-14 发布 2007-09-14 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6/T 105—2007 I 前 言 本标准由海南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海南省琼中县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开绵、叶剑秋、黄洁、陆小静、闫庆祥、张振文、杨斌、刘显就、黄伟生。 DB46/T 105—2007 1 木薯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薯的栽培、病虫害防治、收获及种茎贮藏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境内木薯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T 18407.1 农产品质量安全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 NY/T 356 木薯 种茎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茎 木薯的茎由节和节间组成,发生于插条腋芽,幼嫩时肉质,老化时木质,木薯主茎通常用作种茎。 3.2 块根 通称为薯,肉质,肥大,富含淀粉。 3.3 块根膨大期 在生产上把块根形成期至收获前的生长过程称为块根膨大期。 4 栽培技术 4.1 选地和整地 选用不积水的土地,在常受台风袭击的地方栽培,宜选择避风或有林段保护的地段种植。 整地应根据不同的地形进行,大于 15 度的林区山地,宜开成梯田或等高垦耕种植;荒坡草地宜在 植前 2-3 个月进行全垦,带垦或免耕种植等;坡度在 15 度以下的较平缓坡地可进行机耕;丘陵山地,可用畜犁耕或免耕或开环山行种植;坡度在 25度以上的山坡,不宜种植木薯。 4.2 品种 目前, 比较适宜山地种植的木薯新品种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的华南 5 号和华南8号。 4.3 种茎材料 选择充分成熟,粗壮密节,髓部充实并富含水分,芽点完整,不损皮芽,无病虫害的种茎作种苗。 4.4 种植时间 每年 11 月至翌年 3 月,宜在雨后种植。 4.5 种植方法 DB46/T 105—2007 2 木薯的种植方式有平放,斜插和直插。可因地制宜选择其中一种方式种植。 种植时用利刀砍断种茎,插条长度以 15-20 厘米为宜,平放或斜插于穴中,平放种植的种茎覆土 5-8 厘米, 斜放的以不露种茎为宜。 密度视土壤肥力而定, 土壤肥力高疏些, 反之密些, 一般亩植 800-1000 株为宜,最密不宜超过 1600 株。植距多为 1×0.8(米)和 0.8×0.8(米) 。 4.6 田间管理 4.6.1 补苗 为了保证全苗,必须及时补苗,通常在植后 20天开始,30天内完成。 4.6.2 间苗 在齐苗后,苗高 15-20厘米时进行间苗,每穴留 1-2 苗为适宜。 4.6.3 除草 4.6.3.1 化学除草 一般在植后 7 天内(未出苗前) ,每桶水(15 公斤)配乙草胺 0.05 公斤水剂均匀喷洒。 4.6.3.2 中耕除草 一般植后 30-40 天,苗高 15-20 厘米时,就可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促进幼苗生长。植后 60-70 天可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植后 90-100 天,如果需要,可进行第三次中耕松土,这时块根的数量已基 本稳定并开始膨大,应结合松土追施壮薯肥。 4.6.4 施肥 原则:施足基肥,合理追肥,N,P,K配合施用。三要素的施用比例以N:P 2O5:K2O=1:0.5:1-1.5 为好。 生产 1 吨块根的产量,约从土壤吸收 2.3 公斤氮,4.1 公斤钾,0.5 公斤磷。 木薯的施肥时期和方法是根据其生长周期,气候特点,土壤肥力,肥料种类和经济因素等条件决定 的,在正常的情况下: (1)基肥:亩施 1-3 吨沤熟的有机肥。 (2)追肥时间:一般植后 1 个月雨后施(一般苗 20 厘米左右) 。 (3)追肥量:复合肥(15:15:15)15-30 公斤,尿素 5-10 公斤,氯化钾 4-8 公斤。 (4)施肥方法:一般穴施,离苗 20厘米远处,穴深 5 厘米。 (5)其它:如在生长中后期长势较差,可亩施 5 公斤氯化钾。 4.7 病虫害防治 在我国,木薯的病虫害较少,为害较轻,对产量无严重影响,在我国流行的病虫害有:木薯细菌 性枯萎病、细菌角斑病、褐色角斑病、木薯红螨。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细菌角斑病、褐色角斑病均无免疫的木薯品种和有效的药剂防治方法,只能通过使用无病种茎,进行轮种和选用抗病品种进行防治。木薯红螨防治方法是选育抗螨品种,利用天敌,如肉吃螨类,也可用杀螨剂喷杀法治。 4.8 木薯的收获 木薯从种植到收获需 10个月时间,这期间薯干率和淀粉含量较高。 4.9 木薯种茎的贮藏 4.9.1 露天堆藏法 选背风避阳湿润处,锄松表土。竖直堆放种茎,使茎基紧贴地表并培土。顶部盖草和适当淋水保湿。 适宜冬季无霜地区。 4.9.2 沟藏法

.pdf文档 DB46-T 105-2007 木薯栽培技术规程 海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6-T 105-2007 木薯栽培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1 页 DB46-T 105-2007 木薯栽培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2 页 DB46-T 105-2007 木薯栽培技术规程 海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11:11:3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