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0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 63/T 391—2018
代替 DB63/T 391-2002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规范
2018 - 12 - 26 发布 2019 - 03-20 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3/T 391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代替DB63/T 391 —2002《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与DB63/T391 —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订“范围”增加了海拔范围(见 1); ——修订“引用文件”增加了参照标准(见 2); ——修订“地点选择”相关条款(见 3,3.1); ——修订“人工草地建设技术”为“人工草地建植”,并修改相关条款(见 4,4.2,4.3,4.4,4.5);
——修订“田间管护”提高一级(见 5,5.1,5.2,5.3); ——修订“利用”相关条款(见,6.1,6.2,6.3); ——修订“复壮与更新”条款(见 7); ——修订“效果检查”相关条款(见 8.1,8.2,8.3)。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农牧业项目管理中心,青海省退牧还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青海省草原
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艳芳、徐有学、冯廷花、严振英、容旭翔、段彦敏、李清云、常祺、陆阿飞、
欧为有、刘海棠、许瑾。
本标准是对DB63/T 391-2002的第一次修订。
DB63/T 391 —2018
1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工草地建设的地点选择、建设技术、田间管护、利用、复壮与更新及效果检查等技
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4500 米以下高寒地区人工草地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T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DB63/T 204 青贮饲料技术规程
DB63/T 492 牧草捆裹青贮技术 DB63/T 493 高寒人工草地施肥技术规程 DB63/T 787 草地鼠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 DB63/T 1008 放牧型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与利用技术规范 DB63/T 1009 刈用型黑土滩人工草地建植及利用技术规范 DB63/T 1371 草地高原鼢鼠防治技术规范
3 地点选择
3.1 气候
要求≥0 ℃年积温1500 ℃, 年降水量在 ≥350 mm、 作物生长期≥ 90天的地区; 年降水量≤350 mm
的地区要具备灌溉条件,参照GB/T 5084。
3.2 土壤
要求土层厚度≥30 cm,土壤全氮含量≥0.3%,盐渍化程度较轻。
3.3 地形
地势平坦,坡度≦25度。机械耕作地区坡度≦10度。
4 人工草地建植技术
4.1 地面处理
DB63/T 391 —2018
2 生地应先将地表整平,清除杂物,有鼠害的地方灭鼠后,再进行耕翻,耕深18 cm~22 cm,耕翻土
壤应在秋季或春季进行,耕翻后用耙耙碎土块,整平地面。熟地耕深15 cm~20 cm。播种前要清除杂物,
播种后要进行复土,除潮湿而粘重的土壤外,需进行镇压处理。
4.2 草种
种子要达到国家规定的三级以上标准,分别参照GB/T 6141和GB/T 6142。
4.3 播前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施入适量的肥料。参照DB63/T 493。
4.4 播种 4.4.1 播种方法
人工草地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播后需要镇压覆土。
4.4.2 播种方式
采用单播或混播。混播时,各牧草间的比例根据各牧草类型及利用情况而定。
4.4.3 牧草品种、播种量及覆土深度
适于我省栽培的牧草品种及具体建植技术,具体参照标准见下表1。
表1 我省主要栽培牧草及参照栽培技术规范
牧草名称 播种量(kg/hm2) 行距(cm) 复土深度(cm) 参考相应建植标准
紫花苜蓿 7.5-11.25 30 2.0 DB 63/T 765-2008
箭筈豌豆 90-120 15-20 3.0 DB 63/T 1372-2015
毛苕子 60-90 15-20 3.0 DB 63/T 1664-2018
披碱草 15-22.5 30 3.0 DB 63/T 820-2009
老芒麦 15-22.5 30 3.0 DB 63/T 1172-2012
无芒雀麦 15-22.5 30 3.0 DB 63/T 660-2007
中华羊茅 6-9 15-30 2.0 DB 63/T 1332-2014
垂穗披碱草 15-22.5 30 3.0 DB 63/T 820-2009
早熟禾 6-9 15-30 2.0 DB 63/T 672-2007
燕 麦 150-225 15-30 3.5 DB 63/T 490-2005
混播草地
建植 根据混播牧草间的比
例确定播量 15-30 小粒草籽 2 cm~3 cm、
大粒草籽 3 cm~4 cm DB 63/T 1008-2011
DB 63/T 1009-2011
当混播牧草各成员间的比例关系确定后,依下面公式(1)计算出各牧草在混播时的播种量。
K = h ×
(1)
式中:
K ---各个混播成员的播种量(kg/hm2);
DB63-T 391-2002 人工草地建设技术规程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11:49:5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