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C
S
备案号:
19542-
2006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
B
63
D
B
63
D
B
63
D
B
63
D
B
6
3
/
T
5
9
7
—
2
0
0
6
保护
性耕作
技术操
作规程
2
0
0
6
-
0
9
-
0
7
发布
2
0
0
6
-
1
0
-
0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发
布
发
布
发
布
D
B
63/
T
597
—
2006
前
言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农业机械管理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机械推广站负责起草,湟中县农机管理站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学庆、许振林、田文庆、张学林、杨庆明、张禄蓉、赵永德、施生炳。
本标准自
2006
年
10
月
01
日实施。
D
B
63/
T
597
—
2006
1
保护性耕作技术
操作规
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
保护性耕作的操作程序、
秸秆处理、播种作业、机具操作、作业标准等要求
。
本规程适用于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2
术语
保护性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
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3
技术要求
3.1
操作程序
一年一作农作物生产保护性耕作操作程序:
收
获留茬
——
深
松
(选
择
性
作
业
)
——
免耕施肥播种
(或
免耕覆盖播种)
——
田间管理
——
机械收获。
3.1.1
收获
3.1.1.1
联合收割机收获
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油菜,收获割茬高度
≥
150mm
,秸秆覆盖量
≥
40%
。
3.1.1.2
割晒机或人工收获
割晒机或人工收获小麦、油菜
,
割茬高度
≥
150mm
,秸秆覆盖量
≥
30%
。
3.1.2
秸秆处理
3.1.2.1
粉碎还田
主要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机和秸秆粉碎机两种进行粉碎,
秸
秆粉碎作业须达到免耕播种作业的
要
求。
不
能在小麦收获完后立即进行秸秆粉碎,
应
等到播种前再进行秸秆粉碎作业,
粉
碎后的秸秆长度
≤
100mm
。
3.1.2.2
留茬覆盖
在风蚀严重的地区以及以防治风蚀为主、
农
作物秸秆需要综合利用的地区,
实
行保护性耕作技术
时
,
机械收获作业时必须采用留高茬的方法(
≥
200mm
)。
3.1.3
深松作业
对于土壤较粘重(壤质土壤容重在
1.3g/cm
3
以上,粘质土壤容重在
1.4
g/cm
3
以上的地区)或刚
开
始实行保护性耕作且土壤中有犁底层存在的地块,进行深松作业,深松有
间隔深松和全方位深松。
3.1.3.1
局部深松
间隔深松是用杆齿式或凿形铲式深松机按
农艺要求的间隔,
部分松土,根据
不同作物、不同土壤
条件进行相应的深松作业。主要技术要求:
——
适耕条件
:
土壤含水量在
15%
~
22%
;
——
作业要求
:
深松间隔
与
当地
作物
种植行距相同
,
深松深度
250
mm
~
350
mm
,在秋季收获后或春
季播种前
进行
;
——
配套措施
:
条件适宜地区在作业中应加施底肥,气候过于干旱时,
应
进行
灌溉补水
;
——
机具要求
:
一般机具为凿形铲式,密植作物地区可采用带翼形铲(可调)深松机。
3.1.3.2
全面深松
D
B
63/
T
597
—
2006
2
全面深松是用深松机在工作幅宽上全面松
土,选用倒梯形
型全方位
深松机,
根据不同作物、不同
的土壤条件进行相应的作业。主要技术要求:
——
适耕条件:土壤含水量在
15%
~
22%
;
——
作业要求:深松深度
250m
m
~
350m
m
,在播前秸秆处理后作业
,
作业中深
度
一致,不得有重复
或漏松现象;
——
配套措施:气候过于干旱时,
应
进行
灌溉补水
。
3.1.3.3
作业周期
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强度,
2
年~
4
年深松一次。
3.1.4
除草
除草可采用人工锄草、
机
械除草和化学除草。
用
化学除草剂除草时,
由
于地表有秸秆覆盖药剂不
易
进入地表土壤中,
应
加大剂量,
视
杂草情况在播前或播后出苗前进行,
也
可在出苗后作物生长初期或
后
期进行。化学除草方式:药液喷施,粉剂撒播。
3.1.4.1
药液喷施
在杂草不太多的情况下,以除草剂配制药液喷施。
施药量的计算:施药
量(
mL/hm
2
)
=[
流量器流率(
mL/s
)
]/[
行进
速度(
m/s
)
×
有效喷幅(
m
)
×
10000]
。
3.1.4.2
粉剂播撒
当杂草较多的情况下,应采用播种机将除
草剂与一定量的干
土粉未充分拌均
后播入土壤表面,除
草剂品种及用量应视杂草生长情况而定。
3.1.4.3
施药的技术要
求:
——
根据以往地块杂草病虫的调查情况,合理配方,适时打药;
——
药剂搅拌均匀,漏喷重喷率
≤
5%
;
——
作业前注意天气变化,
风速
≤
3m/s
,雨前不能喷药
;
——
及时检查施药机械,防止喷头、管道堵漏。
3.1.5
播前表土作业
地表不平或秸秆量较大且不均匀,影响免耕播种机通过时须进行播前表土作业,表土作业在播前
1
天~
7
天进行,施药后的表土作业深度
≤
100mm
。
3.1.6
播种作业
3.1.6.1
免耕播种
利用动力机械配套免耕播种机在未耕地上一次完成破茬、
开沟、
播
种、
施肥、
覆土、
镇压等多种
工
序。免耕播种机应具有清草排堵、破茬入土、种肥分施和地面仿形功能。
3.1.6.2
少耕播种
利用动力机械配套免耕覆盖播种机在未耕地上一次完成种床旋耕、
播
种、
施肥、
覆
土、
镇压等多
种
工序。
3.1.6.3
免耕播种技术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
——
播前首先进行化学除草和土壤消毒;
——
免耕作业必须要有秸秆覆盖,否则会减产;
——
对排水不良的粘性土壤不宜采用免耕法;
——
合理轮作,避免连续两年种同一作物,以合理利用土壤养分,抑制杂草和病虫害发生;
——
深松机应带有可拆卸的翼刀,用于切断草根,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
3.1.7
作业
技术要求
3.1.7.1
小麦免耕播种
或免耕覆盖播种
作业
技术要求:
——
播种量:小麦亩播种量视具体情况来定,播种量为
15kg
~
20kg
/
666.7m
2
;
——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
为
30m
m
~
50m
m
;
DB63-T 597-2006 保护性耕作技术操作规程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11:51: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