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1 I C S 备案号: 19791- 2007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 B 63 D B 63 D B 63 D B 63 D B 6 3 / T 6 0 9 — 2 0 0 7 高寒 人工草 地牦牛 放牧 利用 技术规 程 2 0 0 6 - 1 0 - 1 0 发布 2 0 0 6 - 1 1 - 2 1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发 布 发 布 发 布 D B 63/ T 609 — 2007 I 前 言 近年来,国家和青海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 在高寒草甸退化草地上共建植人工草地约 16 万公顷, 缓 解了建植区天然草地压力及草畜矛盾问题, 也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局部生态环境进一步恶 化 的趋势。但是高寒人工草地放牧利用的研究较少 , 技术储备不足,没有统一、规范化的放牧利用技术标 准。因此,依据 GB/T1.1 — 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要求,在参阅有关资料和根据三年的人工草地牦 牛放牧试验结果, 特制定本 规程 。 本 规程 由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提出。 本 规程 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和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本 规程 主要起草人: 赵新全 ,董全民,王启基, 马玉寿 , 王柳英 D B 63/ T 609 — 2007 1 高寒人工草地牦 牛放牧 利用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规程 规定了 高寒人工草地牦牛放牧利用时间、 放 牧利用率、 最 优放牧强度、 植 被不退化最大放 牧 强度 等技术内容。 本规程适用于 高寒草甸人工草地的牦牛放牧利用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 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 随后所有 的 修改单 (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 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B/T 7137 — 1993 镀锌网围栏基本参数 JB/T7138.1 — 7138.3 — 19 93 编结网围栏技术条件 DB63/T209 — 1994 青海省草地资源调查规程 DB 63/T39 1 — 2002 人工 草地 建设 技术规范 DB63/T373 — 2001 牛皮蝇蛆病防治技术规范 DB63/T462 — 2004 牦牛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人工草地 高寒人工草地,是在 “ 黑土滩 ” 退化草地上采用人工措施,恢复重建的多年生人工植被群落。 3.2 牧草利用率 以放牧为牧草利用形式,在一定时间内,放牧牦牛在单位面积上的采食量占牧草产量的比例。 3.3 最佳放牧强度 最佳放牧强度, 又 称最大生产力放牧强度, 是 指既不造成草地退化, 又 可获得单位草地面积最大 家 畜生产力的放牧强度。 4 放牧管理 4.1 围栏 围栏按 JB/T 7137 — 1993 和 J B/T 7138.1 — 7138.3 — 1993 执行。 4.2 放牧季节 暖季草场放牧时间应为牧草生长季( 6 月~ 9 月),冷季草场应在 10 月~第二年 5 月放牧。 4.3 放牧牦牛 放牧牦牛为 2 岁生长牦牛, 平 均体重为 100Kg-110 Kg/ 头, 折 合 2.0 个羊单位, 而 一头成年育成牛相 当 于 5 个羊单位。 4.4 牦牛疫病防治 常见疾病防治按 DB63/T373 — 2001 和 DB63/T462 — 2004 执行。 5 放牧利用技术 D B 63/ T 609 — 2007 2 5.1 畜群和草场资源的调查 畜群数量、结构,草场资源调查,按 DB63/T209 — 1994 执行。 5.2 牦牛采食量的确定 依据放牧家畜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生产状况的营养需求,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放牧畜群的采食量: 成年牦牛的干物质采食量( Kg )=牦牛活重 (Kg) × 2.4 %; (1) 生长牦牛的干物质采食量( Kg )=牦牛活重( Kg ) × 2.5 %; (2) 怀孕母牦牛的干物质采食量( Kg )=牦牛活重( Kg ) × 2.6 %; (3) 5.3 牧草产量的测定 牧草产草量于每年生物量高峰期 8 月中下旬测定,测产取样按 DB63/T39 0 — 2002 执行。 5.4 人工草地最佳放牧强度 高寒草甸人工草地的最佳放牧强度为:暖 季草场为 2.89 头 / hm 2 ( 14.45 羊单位 /hm 2 ),冷季草场 按牧草营养减损和放牧时间折算为 1.07 头 / hm 2 ( 5.35 羊单位 /hm 2 ) , 年最佳放牧强度为 4.19 羊单位 /h m 2 。 5.5 放牧利用率 放牧利用率=(放牧家畜头数 × 采食量) / (草地面积 × 牧草产量) ( 4 ) 根据放牧强度与牧草利用率的对应关系, 暖 季草场放牧利用率约为 60 %, 冷 季草场放牧利用率约 为 70 %。

.pdf文档 DB63-T 609-2006 高寒人工草地牦牛放牧利用技术规程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609-2006 高寒人工草地牦牛放牧利用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609-2006 高寒人工草地牦牛放牧利用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609-2006 高寒人工草地牦牛放牧利用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10-27 11:51:4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