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13.080 Z 50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810—2011 重金属污染土壤填埋场建设与运行技术规范 Technical Guideline o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Landfill 2011 - 08 - 09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1 - 12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810—2011 目 前 次 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填埋场选址......................................................................................................................................... 2 5 填埋区设计......................................................................................................................................... 2 6 填埋场施工......................................................................................................................................... 4 7 填埋场运行管理................................................................................................................................. 4 8 填埋场封场......................................................................................................................................... 4 9 环境监测............................................................................................................................................. 5 10 记录与报告......................................................................................................................................... 5 I DB11/T 810—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林、李立新、王琪、钟茂生、李敬东、张丽娜、韩玉花、朱笑盈、夏天翔、 王军玲。 II DB11/T 810—2011 重金属污染土壤填埋场建设与运行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金属污染土壤填埋场的选址、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污染场地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5.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 GB 5085.2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 GB 5085.3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 GB 5085.4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 GB 5085.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 GB 5085.6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GB 5085.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 DB11/T 656 场地环境评价导则 DB11/307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CJJ 11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CJ/T 234 垃圾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JGJ/T111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DB11/T 811—2011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重金属污染土壤 contaminated soil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重金属进入土壤,其浓度累积并超过城市用地健康风险可接受水平的土壤。 3.2 缓冲区 buffer area 填埋场内进行车辆运输、污染物装卸、设备检测及维修等活动的区域。 3.3 填埋作业区 landfill area 填埋场内进行污染土壤填埋操作的区域。 1 DB11/T 810—2011 3.4 防渗衬层 liner system 设置于污染土壤填埋场底部及四周边坡的由天然低渗透性粘土层和(或)人工合成材料组成的防止 渗漏的垫层。 3.5 天然基础层 natural base layer 位于防渗衬层下方的天然低渗透性粘土层。 3.6 天然材料衬层 natural material lining 由天然粘土经机械压实后形成的防渗衬层。 3.7 单层复合衬层 single composite liner 由一层人工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衬层(或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它材料)组成的复合防渗衬层。 4 填埋场选址 4.1 填埋场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 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军事要地、国家保密地区和其他 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 4.2 填埋场应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及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 5 填埋区设计 5.1 组成 由若干处置单元和构筑物组成,包括缓冲区和填埋作业区,主要设施有防渗系统、地表径流收集系 统及覆盖系统等。 5.2 缓冲区 填埋作业区周围均应设置缓冲区。 5.3 填埋作业区 5.3.1 填埋作业区应按照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查结论确定边坡坡度和开挖深度,填埋作业区的最大 边坡坡度应不大于 33%。 5.3.2 当区域上连续稳定分布的第一含水层为承压含水层时,最大开挖深度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应不小于 1.5m;当区域上连续稳定分布的第一含水层为潜水含水层时,最大开挖深度至潜水水位的距 离应不小于 2m。 2 DB11/T 810—2011 5.3.3 填埋作业区地基应为具有承载填埋体负荷的天然基础层或经过地基处理的平稳层,填埋作业区 地基在填埋之前应进行承载力计算,不满足承载要求时,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不应因填埋污染土壤的 沉降而使基层失稳。 5.4 防渗系统 5.4.1 填埋场底部防渗系统由下至上依次由防渗衬层和渗滤液收集系统两部分组成,侧向防渗系统由 防渗衬层组成。防渗系统的构建应根据天然基础层的地质情况,选择天然材料衬层或单层复合衬层作为 防渗衬层。防渗衬层饱和渗透系数应采用渗透试验测定。 5.4.2 防渗衬层 5.4.2.1 当天然基础层的饱和渗透系数不大于 10-7cm/s,且厚度不小于 2m 时,可选用天然材料衬层 作为防渗衬层。天然材料衬层经机械压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不应大于 10-7cm/s,且厚度不应小于 2m。 结构如图 1 所示: 污染土壤填埋层 集水管 砾石层 天然材料衬层 天然基础层 图 1 天然材料衬层防渗系统 5.4.2.2 当天然基础层的饱和渗透系数大于 10-7cm/s,或厚度小于 2m 时,可选用单层复合衬层作为 防渗衬层。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下应铺设厚度不小于 0.75m,且经机械压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小于 10-7 cm/s 的天然材料防渗衬层,或铺设同等及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防渗衬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 应采用满足 CJ/T 234 中规定技术要求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或者其他具有同等性能的人工合成材料。 结构如图 2 所示: 污染土壤填埋层 集水管 人工合成材料衬层 砾石层 天然材料衬层 天然基础层 图 2 单层复合衬层防渗系统 5.4.2.3 底部防渗衬层的坡度不应小于 2%。 5.4.3 渗滤液收集系统 3 DB11/T 810—2011 由防渗衬层上方铺设的砾石层和集水管组成,应符合以下要求: a) 防渗衬层上铺设的砾石层由粒径为 30mm~50mm 的砾石组成,厚度不小于 50cm; b) 砾石层上面应铺设一层土工布; c) 填埋区周围应建设地下水位监测井和潜水含水层地下水降水设施,地下水位应保持在防渗衬层 以下,降水设施应符合 JGJ/T111 要求。 d) 填埋场运行期内防渗衬层上方的渗滤液深度不应大于 30cm。 e) 若渗滤液超标应进行处理。 5.5 地表径流收集系统 5.5.1

pdf文档 DB11-T 810-2011 重金属污染土壤填埋场建设与运行技术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810-2011 重金属污染土壤填埋场建设与运行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810-2011 重金属污染土壤填埋场建设与运行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810-2011 重金属污染土壤填埋场建设与运行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3:20:4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