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29609-2011 北 DB11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771—2010 涝峪苔草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arex giraldiana Kük cultivation 2010 - 12 - 28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1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771—2010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栽培环境条件....................................................................... 1 5 栽种前准备......................................................................... 2 6 栽植............................................................................... 3 7 养护管理........................................................................... 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土壤质地分级简易识别法 .......................................... 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太阳光照条件分区方法 ............................................ 6 参考文献.............................................................................. 7 I DB11/T 771—201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淑媛、徐佳、梁芳、蔺艳、马燕、董爱香。 II DB11/T 771—2010 涝峪苔草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涝峪苔草栽培过程中栽植环境条件、栽植前准备、栽植、养护管理等各个程序及其实 施条件和操作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园林绿化中涝峪苔草的栽植和养护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郁闭度 canopy density 指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数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 1。 3.2 土壤质地 soil texture 指土壤中各粒级土粒的配合比例,或各粒级土粒占土壤质量的百分数。 4 栽培环境条件 4.1 土壤条件 可种植于砂土、壤土中,以壤土最佳。土壤质地分级方法参见附录 A,土壤 pH 值在 6.0~8.0 之间。 4.2 光照条件 宜种植于郁闭度为 0.3~0.9 的林下,或光照强度为 1×103lx~4×104lx 的弱光区和中光区,太阳光 照条件分区标准参见附录 B。 4.3 地形条件 宜种植于平地或坡度不大于 45°的坡体上。 5 栽种前准备 1 DB11/T 771—2010 5.1 整地 5.1.1 种植地宜疏松肥沃,土块细碎,无杂草,墒情好。 5.1.2 平地耕深应在 30 ㎝以上,坡地种植层耕深不低于 15cm。 5.1.3 坡度达 30°以上的坡面种植时,应挖鱼鳞沟。 5.1.4 低洼地应设排水设施。 5.2 施基肥 5.2.1 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 5.2.2 基肥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为宜。 5.2.3 基肥用量依据土壤肥力状况而定。中等偏下地力条件下,可施腐熟有机肥 0.75kg/㎡~1.5kg/ ㎡或氮肥 5g/㎡~10g/㎡。 5.3 化学除草 5.3.1 栽种前杂草较多地块,可用草甘磷、百草枯等灭生性茎叶除草剂清除。 5.3.2 施用除草剂时,应保证种植地周围其他植物的安全。 5.3.3 施用除草剂后,土壤应深翻耕,并耙地,15d~20d 后栽种。 5.4 种苗准备 5.4.1 裸根苗 根系发达,生长健壮,色泽正常,无病虫害。2 月下旬~3 月中旬的种苗,株高不低于 10cm;6 月~ 8 月的种苗,株高不低于 15cm;9 月~10 月上旬的种苗,株高以 15cm~25cm 为宜。 5.4.2 容器苗 根系发达,已形成良好根团,容器不破损,苗长势健壮,色泽正常,无病虫害。13cm×13cm 容器 苗冠幅不小于 15cm,每盆分蘖数不低于 5 个;16cm×16cm 容器苗冠幅不小于 20cm,每盆分蘖数不低于 10 个。 6 栽植 6.1 栽种时间 6.1.1 裸根苗 2 月下旬~3 月中旬、6 月~10 月上旬均可栽植,以 6 月至 8 月栽植较好。 6.1.2 容器苗 生长季均可栽植。 6.2 栽植方法 6.2.1 裸根苗 2 DB11/T 771—2010 每穴 3 株~5 株,株行距 15cm×15cm;每穴 6 株~10 株,株行距 20cm×20cm。品字形栽植,栽植 深度应完全覆盖根系,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均匀覆土,镇压。栽后要及时浇透水,水充分渗入土壤 后,再覆平土面。 6.2.2 容器苗 13cm×13cm 容器苗栽植株行距宜 20cm×20cm;16cm×16cm 容器苗栽植株行距宜 25cm×25cm。品字 形栽植,栽植深度应覆盖土坨,使土坨与周围土壤紧密结合,镇压,及时浇透水,根据土壤渗透凹陷情 况,可再覆平土面。 7 养护管理 7.1 灌溉 7.1.1 栽植后立即灌溉 1 次透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和气候条件适时灌溉。 7.1.2 返青灌水在土壤解冻后进行。 7.1.3 灌溉冻水在土壤封冻前进行。 7.2 追肥 7.2.1 已建成坪的涝峪苔草,可隔年追施 1 次。通常施用复混肥,以氮磷钾比为 3:1:2 为宜,氮磷钾 2 2 总含量为 25%时,用量 20g/m ~25g/m 。 7.2.2 施肥可在返青或修剪后进行,采用撒施方法。 7.2.3 施肥后及时灌溉,并将叶面截留肥料冲洗掉。 7.3 修剪 7.3.1 早春返青前宜修剪 1 次,剪掉地上枯黄部分。 7.3.2 生长季不宜修剪。必要时可于 7 月中下旬修剪 1 次,留茬高度为原株高的 2/3。 7.3.3 开花结实期和结实后的休眠期不宜修剪。 7.4 除草 以人工除草为主。 7.5 病虫害防治 7.5.1 防治原则 应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 使用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执行 GB 4285。 7.5.2 虫害防治 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时,用 50%辛硫磷乳液 500 倍液灌根,白僵菌、绿僵菌可湿性粉剂灌根。 7.5.3 病害防治 3 DB11/T 771—2010 防治锈病宜使用三唑类杀菌剂。使用 25%三唑酮可湿粉剂时,2000 倍液喷洒,每 5d~7d 喷 1 次, 连续 3 次。 7.6 更新 植株生长开始衰退至地面覆盖率小于 70%时应更新。 4 DB11/T 771—2010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土壤质地分级简易识别法 土壤质地分级简易识别方法见表 A.1。 表A.1 土壤质地分级简易识别法 质地名称 砂土 砂壤土 轻壤土 土粒组成(%) 砂粒 粘粒 90~100 0~10 80~90 70~80 10~20 20~30 简易识别法 肉眼判别 湿法 干捻法 全是单颗砂粒。 不论加水多少都不能搓 松散的砂粒放于手中,砂粒 成条或片。 会从手缝中自动流下。 以砂粒为主,有 湿时可搓成大拇指粗的 有松脆的土块,压之即碎, 少量细土粒。 土条,再细即断;可成 成粉状,也有不少单粒沙粒 片,但片面极不平整。 存在,感觉粗糙。 砂多,细土约占 湿时可搓成直径 3mm 土 有土块,稍捻即碎,捻时有 2~3 成。 条,弯曲或提起一端即 砂粒感觉,用手可搓成粉状。 断裂;可成片,片面较 平整。 壤 土 中壤土 55~70 30~45 砂粒少,粘粒增 湿时可搓成直径 2mm 土 土块较硬,难捻碎。土块可 多,干时形成硬 条,拿起一端不断,但 用手用力掰开,搓碎后有面 土块。 弯曲成直径 3cm 圆圈即 粉状细腻感。 断裂;可成片,片面平 整,但无反光。 几乎见不到砂 重壤土 40~55 45~60 湿时可搓成直径 2mm 土 土块硬,很难捻碎。土块基 粒,粘粒比例大, 条,弯曲成直径 2cm~ 本可用手掰不开,土块棱角 干时土块坚硬。 明显,感到硌手。 3cm 圆圈不断,压扁有 裂纹;可成片,片面平 整,有弱反光。 粘土 <40 >60 看不到砂粒,全 土质滑腻,湿时可搓成 土块非常坚硬。土块用手捻 为粘土,干时土 直径 2mm 以下的土条, 不碎,锤击也不会捻成粉末。 块坚硬。因氧化 易弯曲成小环,压扁无 铁胶膜往往成红 裂纹;成片后面平整有 色。 反光。 5 DB11/T 771—2010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太阳光照条件分区方法 太阳光照条件分区方法见表B.1。 表B.1 太阳光照条件分区表 光区 光照强度(lx) 太阳高度角( °) 基本特征 属于暮、曙光范围。近处的景物(树木、村庄、 暗光区 2 ≤7×10 ≤0 电杆等)的轮廓等已较清晰

pdf文档 DB11-T 771-2010 涝峪苔草栽培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771-2010 涝峪苔草栽培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771-2010 涝峪苔草栽培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771-2010 涝峪苔草栽培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13:36:4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