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150 B 52 备案号:28506-2010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736—2010 锦鲤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of the koi carp(Cyprinus carpio.L.) culture 2010-08-13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12-01 实施 发布 DB11/T 736—201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环境条件 ........................................................................... 1 5 亲鱼培育 ........................................................................... 2 6 人工繁殖 ........................................................................... 2 7 苗种培育 ........................................................................... 3 8 苗种挑选 ........................................................................... 3 9 成鱼养殖 ........................................................................... 4 10 病害防治 .......................................................................... 5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锦鲤主要类别特征及分级标准.........................................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锦鲤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 9 I DB11/T 736—201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养殖业分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拥军、孙向军、梁满景、穆祥兆。 II DB11/T 736—2010 锦鲤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锦鲤养殖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苗种挑选、成鱼养殖和病害 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规模化锦鲤鱼苗、鱼种的培育和成鱼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SC/T 1026 鲤鱼配合饲料 DB11/T 196 常见鱼病防治技术操作规程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03)第 31 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红白锦鲤(红白)kohaku 体表白底上只有红斑的锦鲤。 3.2 大正三色锦鲤(大正三色) taisho sanke 体表白底上有红斑和黑斑,但头部只有红斑而无黑斑的锦鲤。 3.3 昭和三色锦鲤 (昭和三色)showa sanke 黑底的体表上有红斑和白斑的锦鲤。 4 环境条件 4.1 产地要求 养殖场地的环境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4.2 鱼池水质 应符合 NY 5051 的规定。 4.3 鱼池条件 各养殖阶段鱼池条件以表 1 要求为宜。 1 DB11/T 736—2010 表1 鱼池 面积 2 构造 类别 (m ) (cm) 亲鱼池 1500~3000 180~200 土池 产卵池 20~30 100~120 水泥池 16~20 65~80 水泥池 600~1500 150~200 土池 50~100 120~150 水泥池 2000~3500 180~250 土池 苗种池 成鱼池 5 池深 鱼池条件 清池消毒 备注 鱼 入 池 前 15d 应 用 生 石 灰 进、排水口应分开,并 200mg/L 或 漂 白 粉 ( 含 有 效 氯 在室外池塘的上方搭建 30%)20mg/L 泼洒。 防鸟网。 亲鱼培育 5.1 亲鱼选择 选择 3 龄以上品种特征明显、体格健壮、体色鲜艳、色斑呈云朵状、色纯无杂点、遗传性状相对稳 定、性腺发育成熟的个体。 5.2 放养条件 2 2 雌、雄分养,比例为1: (1~2) ;密度控制在450尾/hm ~750尾/hm 。 5.3 鱼体消毒 亲鱼放养前进行鱼体消毒,常用消毒方法:5%的食盐水溶液或 5mg/L~10mg/L 高锰酸钾溶液,浸洗 5min~10min。 5.4 投喂 应选择配合饲料,营养指标参照 SC/T 1026 的相关规定,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2%~3%。日投喂 2 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投喂应定质、定量、定时、定点。 5.5 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巡池检查,观察亲鱼吃食、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防止缺氧浮头。 6 人工繁殖 6.1 时间 每年4~5月,当水温稳定在18℃~22℃时即可进行繁殖。 6.2 鱼巢准备 将晒干的棕榈树根须或聚乙烯条扎成小束,用作鱼巢。在产卵前将鱼巢放入 100mg/L 的高锰酸钾溶 液中浸泡 20min,清水漂净后捞出晒干。 6.3 产卵 6.3.1 自然产卵 自然产卵按以下要点操作: 1) 选择性成熟度较好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按雌雄比为 2:3 的比例配组。亲鱼的放养密度为 2 2 2 尾/m ~4 尾/m ; 2) 在池的四周呈“一”字形或三角形吊挂鱼巢,并保持流水刺激亲鱼发情、产卵, 流速控制在 10cm/s~20cm/s; 3) 产卵结束后,将鱼巢移入孵化池或留在产卵池中孵化,亲鱼放回亲鱼池进行康复培育。 6.3.2 人工催产 人工催产按以下要点操作: 1)选择性成熟度较好的亲鱼放入产卵池中,按雌雄比为 3:2 的比例配组; 2)催产时间以 16:00~17:00 为宜; 2 DB11/T 736—2010 3)雌鱼的催产剂用量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800IU/kg~1000IU/kg,或促黄体素释放激 素类似物(LRH-A2 )8μg /kg~12μg/kg,催产剂应随用随配制;雄鱼的剂量减半。注射次数 为一次,胸鳍基部注射; 4)催产后 13h~14h,当亲鱼发情、追逐时进行干法授精; 5)将受精卵均匀粘附于鱼巢上后,将鱼巢放入孵化池或苗种池中孵化。 6.4 孵化管理 孵化管理按以下要点操作: 1) 孵化时保持水中的溶氧量 6mg/L~8mg/L,保持微流水状态,防止水温急剧变化; 2) 将附着受精卵的鱼巢用 3%~5%的食盐溶液浸泡 10min~15min 进行消毒,以防止水霉病的发生; 3) 水温 20℃~22℃,经 3d~5d,鱼苗脱膜而出。当鱼苗在网箱中暂养 3d~4d 后,鳔充气、卵黄 囊完全消失,具有较强的游泳和捕食能力时,即可出池。 7 苗种培育 7.1 放养密度 苗种培育期间根据鱼体生长在每次挑选时进行适当调整疏放,具体放养规格与密度关系见表 2。 表2 放养规格(cm) 水泥池(尾/m2) 放养密度 2 池塘(尾/hm ) 苗种培育放养规格和密度关系 初孵仔鱼 2~3 4~5 6~7 200~220 160~180 120~140 30~40 1950000~2250000 180000~225000 90000~120000 22500~30000 7.2 投喂 苗种投喂可按以下要求操作: 1) 鱼苗入池 15d 内泼喂豆浆; 2) 鱼苗入池 15d~20d 时搭配投喂粒径为 0.5mm 的破碎配合颗粒饲料; 3) 鱼苗投放 20d 后可直接投喂直径为 0.5mm 的配合颗粒饲料; 4) 随着鱼苗的长大,加大配合颗粒饲料的粒径; 5) 每天宜投喂 3 次,上午、中午、下午各喂 1 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8%~10%。 7.3 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按以下要求操作: 1) 鱼苗下塘时水深为 50cm,随后逐渐加深至 100cm; 2) 鱼苗下塘前应投喂熟鸡蛋黄,每 10 万尾鱼苗投喂 1 个蛋黄,方法是将蛋黄用双层纱布包住在 水中揉成蛋黄水后全池泼洒; 3) 鱼苗下塘操作时应将鱼苗带水一起外移,温差不超过±2℃; 4) 坚持巡池,观察水质变化、苗种的摄食和活动情况; 5) 经常换水、排污,防止池水浑浊,保持池水肥、活、嫩、爽; 6) 养殖过程中的操作要细、轻、慢; 7) 在高温季节,应搭建遮阳网。 7.4 苗种挑选 7.4.1 挑选时间 鱼苗孵出 40d 后生长至 3cm~5cm 时进行初次挑选,七月上旬当鱼苗长至 8cm~10cm 时进行第二次 挑选,主要品种特征参见附录 A 表 A.1。 7.4.2 初次挑选 7.4.2.1 红白的挑选 3 DB11/T 736—2010 去掉畸形、全红、全白的鱼苗,其他全部留下,待第二次挑选。 7.4.2.2 大正三色的挑选 去掉畸形、全红、全白、淡黑色的鱼苗,白嘴带花纹的鱼苗为标准的大正,初选时全部留下。 7.4.2.3 昭和三色的挑选

pdf文档 DB11-T 736-2010 锦鲤养殖技术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736-2010 锦鲤养殖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736-2010 锦鲤养殖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736-2010 锦鲤养殖技术规范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23:19:5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