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32933-2012 广 东 DB44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978—2012 枇杷栽培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loquat 2012-01-12 发布 2012-04-15 实施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4/T 978—2012 前 言 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邱继水、曾杨、潘建平、林志雄、田世尧、匡石滋。 本标准首次发布。 DB44/T 978—2012 枇杷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枇杷栽培所要求的适栽品种、建园、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期调节、花 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和分级。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枇杷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3867 鲜枇杷果 GB 18406.2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GB 18407.2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适栽品种 适合广东栽培的优良品种主要有:早钟 6 号、解放钟、白玉等。 4 建园 4.1 园地选择 4.1.1 气候条件 1 月份极端气温不低于-3℃,年平均气温 23 ℃以下。详见附录 A。 4.1.2 地形条件 选择坡度在 25°以下的山地、丘陵、缓坡建园;冬季有霜冻的地区不宜在风口、北坡、西北坡建 园。 4.1.3 土壤条件 按 GB 18407.2 的要求,选择土层深厚、不易积水且地下水位低于地面 1.0 m 排水良好的壤土、沙 壤土或砾质壤土,pH 值在 5.5~6.5。pH 值在 5.5 以下的土壤经改良也可选择。 4.1.4 灌溉条件 水质应符合 GB 18407.2 的要求。距离水源近。可打井或从已有的水源抽水灌溉。 1 DB44/T 978—2012 4.2 场部选址 选择交通方便、水电便利、地形开阔的地点建立场部。 4.3 园地规划 4.3.1 分区 大果园应结合地形、交通、水利等分为若干生产区和生产小区,1 个生产区包含 5 个~7 个生产小 2 2 区,每个生产小区面积以 0.4 hm ~0.6 hm 为宜。 4.3.2 道路 分生产区间道和生产小区间便道,生产区间道 4.0 m~6.0 m,生产小区间便道 1.0 m~2.0 m。 4.3.3 水利设施 4.3.3.1 建蓄水池、药池 2 2 按果园面积 1.0 hm ~1.4hm 建 40.0 m³蓄水池 1 个,1.5m³药池 1 个。可按上述比例在 1 个池里分 隔出水池与药池 2 个部分,并对药池刻上容量标志。 4.3.3.2 埋设灌溉管道 以蓄水池为中心,按生产小区均匀分布灌溉管道。有条件的可安装滴灌或喷灌设施。 4.3.3.3 排水及防洪 坡地果园上方挖 1 条等高排洪沟(兼蓄水用),沟深宽各 1.0 m,在排洪沟的两端和中部设数条纵 向排水沟,并采用逐级跌落的形式,每级梯田应用砖、水泥砌跌水设施。 4.4 开垦 坡度 5°以下坡地将局部高低不平处推平;坡度 5°~10°坡地应筑等高台地,上下台地高差 0.6 m~0.8 m,台高应向内侧倾角 2°左右;坡度 10°~25°坡地应筑等高梯田,梯田面宽 3.0m 以上,外 缘设拦水土埂,内缘设竹节沟与排水纵沟相连。 4.5 防护林 选择与枇杷无相似病虫的树种,结合围园建疏透型防护林带。高坡度坡地可在坡中上部造用材林, 坡中下部建园。 5 5.1 定植 定植密度 株距 3.5 m~4.5 m,行距 4.5 m~5.0 m,亩植 29 株~42 株。 5.2 2 定点 DB44/T 978—2012 根据规划好的株行距拉线确定种植点,用竹木桩定点。 5.3 定植沟和定植穴 5.3.1 定植沟或穴规格 定植沟深 0.8 m、宽 1.0 m。定植穴深 0.8 m、边长 1.0 m。 5.3.2 回填沟或穴方法 将细小树枝、杂草、石灰与表土分层填入沟或穴内,回土填至沟或穴的 4/5 左右,然后将农家肥、 磷肥与土混合填至高出地面 10 ㎝~20 ㎝,再将碎土盖面 10 ㎝,土盘应比地面高出 20 ㎝~30 ㎝。 在 定植前 1 个~2 个月完成。 5.3.3 基肥用量 1m 长定植沟或 1 个定植穴放鲜杂草 50.0 ㎏、石灰 1.5 ㎏,1 个定植点放农家肥 15.0 ㎏~20.0 ㎏、 钙美磷肥或过磷酸钙 1.0 ㎏。 5.4 定植时间 定植宜在 1 月~3 月份、最适宜 2 月份进行,春梢萌发前完成。 5.5 定植技术 5.5.1 苗木要求 宜选用营养袋(杯)苗、土团 2 ㎏~3 ㎏。选用嫁接口愈合良好,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接穗部分 高度在 30.0 ㎝左右、接口上方 3.0 ㎝处直径 0.7 ㎝以上的嫁接苗;砧木以根系深的本地枇杷实生苗为 宜。 5.5.2 苗木处理 剪去过长主根、受伤的根、嫩梢、受伤的枝叶;如果种植时天气晴朗且气温较高,应对叶片剪去 其全叶的 1/3~2/3。 5.5.3 种植苗木 在定植点正上方挖好定植穴,将苗木垂直种入,然后回土压实,盖上少量细土,使根颈低于树盘 地面 2 ㎝~3 ㎝。 5.5.4 淋水 种植当天淋足定根水,在树周围做一直径约为 1m 的树盘,用草覆盖树盘,植后 10 d 内遇晴天应 间隔 3 d 淋水 1 次。 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3 DB44/T 978—2012 6.1.1 扩穴改土 定植次年开始,对定植穴或沟以外的深层土壤进行改良。一般结合施重肥在夏季、冬季进行,提 倡在树冠两侧各挖 1 个长 1.0 m~1.5 m、宽 0.5 m、深 0.5 m 的改土穴。幼年树在穴或沟周围进行, 成年结果树以树冠滴水线外侧进行,每年轮换方位。每穴先放绿肥 20 ㎏~30 ㎏、石灰 1 ㎏,中间回填 碎土 5 ㎝~8 ㎝,最后放腐熟厩肥 10 ㎏~15 ㎏或土杂肥 20 ㎏~25 ㎏或鸡粪 5 ㎏~8 ㎏、磷肥 1 ㎏, 再将碎土盖面成高出地面 15 ㎝~20 ㎝的土盘。 6.1.2 行间管理 6.1.2.1 生草法管理 封行前行间空地间种豆科作物等绿肥,绿肥作物开花结实时开沟翻埋土中;自然生草法则在行间 当草高达到 40 ㎝以上时,人工或机器割草 1 次,草头留 3 ㎝~5 ㎝高。 6.1.2.2 清耕法管理 人工或人工结合喷施除草剂防除。除草剂可选用草甘磷。花果期忌用除草剂。 6.1.2.3 树盘覆盖 在秋旱前用绿肥、杂草或稻草等覆盖树盘。 6.2 施肥 施肥原则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 6.2.1 幼年树施肥 6.2.1.1 时期 每次嫩梢展叶期施肥 1 次。 6.2.1.2 方法 将肥料溶于水后施入或开浅沟施入,也可与腐熟人畜粪尿液或沼气液配合施入。 6.2.1.3 用量 每年每株施用腐熟稀人畜粪尿(浓度为 15%~25%)或沼液 25 ㎏~30 ㎏、尿素 0.3 ㎏~0.6 ㎏、氯 化钾 0.2 ㎏~0.4 ㎏。 6.2.2 成年树施肥 6.2.2.1 全年施肥量 以 25 ㎏/株的目标产量为基准。全年每株施用三元等量复合肥 2.0 ㎏~3.0 ㎏、腐熟稀人畜粪尿液 (浓度为 15%~25%)或沼液 60 ㎏~70 ㎏、尿素 0.4 ㎏~0.5 ㎏、硫酸钾 0.4 ㎏~0.5 ㎏。 6.2.2.2 4 施肥时期及用量 DB44/T 978—2012 6.2.2.2.1 采果肥 果实采收结束前 10d 施入,用量占全年三元等量复合肥 50%、腐熟液肥 30%、尿素的 60%。 6.2.2.2.2 梢期调节肥 6 月上中旬施入,用量占全年尿素的 40%。 6.2.2.2.3 花前肥 9 月~11 月抽蕾前施入,用量占全年腐熟液肥 50%、三元等量复合肥 20%。 6.2.2.2.4 春梢壮果肥 早中熟品种在 1 月、晚熟品种在 2 月疏果后施入,用量占全年三元等量复合肥 30%、腐熟液肥 20%、 硫酸钾 100%。 6.2.2.3 方法 在树冠滴水线开浅环形沟或放射沟,施入肥料后覆土。 6.2.2.4 根外追肥 结合病虫防治,可在喷药时加入叶面肥,使用的叶面肥种类及浓度为:磷酸二氢钾 0.2%~0.3%, 尿素 0.2%~0.3%,硼砂 0.1%~0.2%。 6.3 水分管理 6.3.1 灌溉 应符合 GB 18407.2 的规定,在 1 月~2 月幼果发育期、6 月夏梢生长后期~夏梢延长枝(成熟夏 梢顶芽延长生长的中心枝)生长期、10 月~11 月形成花穗期应及时灌水。 6.3.2 排水 雨天及时排水,避免果园积水。 7 整形修剪 7.1 整形 主干高 40 ㎝~60 ㎝,留 3 个~4 个主枝,每主枝上再配 2 个~3 个副主枝。可选用单层桌面形整 形。 7.2 抹芽 抹除主干、主枝上弱芽、徒长芽,每基枝可留方向向外、健壮分布均匀的芽 2 个~4 个。 7.3 修剪 7.3.1 幼年树 5 DB44/T 978—2012 在发芽时疏除位置不合适、不健壮的芽。按整形的需要,借助竹竿、木棍或绳子采取撑、拉、吊 改变枝条方向或加大角度。除让主枝保持预定角度生长外,对其余枝梢均在 7 月新梢停止生长时对其 拿梢,使枝条适当开张。对过密枝适当疏枝。 7.3.2 成年结果树 7.3.2.1 冬春季修剪 冬春季修剪在 2 月之前结合疏果进行,疏除衰弱枝、密生枝、徒长枝、枯枝。在盛产期后,对树 体中上部过密的 1 个~2 个大枝进行疏枝。对部分老枝短剪或回缩。 7.3.2.2 夏季修剪 在 3 月~5 月采果中后期进行,结合采果对有叶结果枝保留 5 片~7 片叶短截、疏除无叶结果枝或 果轴,采果后对一些结果老枝组回缩、50%的强壮营养枝短截。对过高的植株回缩直立枝组,落头开心; 对部分外移的枝组进行回缩,行间保持 80 ㎝~100 ㎝的距离。夏梢抽出后对过多侧枝及时疏除,每条 基枝只留新梢 1 条~3 条。 8 花期调节 8.1 促进夏梢延长生长 6 月上旬~7 月上旬在树冠滴水线覆盖杂草、不间断灌水,保持根际土壤湿润,促进夏梢延长生长 3 片~5 片叶片。 8.2 促花

pdf文档 DB44-T 978-2012 枇杷栽培技术规程 广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4-T 978-2012 枇杷栽培技术规程 广东省 第 1 页 DB44-T 978-2012 枇杷栽培技术规程 广东省 第 2 页 DB44-T 978-2012 枇杷栽培技术规程 广东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8 01:44:0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