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CCS B 52 3201 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01/T 1114—2022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及尾水处理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Ecological Culture of Chinese mitten crab and Pond Tail Water Treatment 2022 - 08 - 30 发布 2022 - 09 - 01 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3201/T 1114—2022 前 言 D B 3 2 0 1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院、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 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市高淳区青松水产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钢春、杨军、周国勤、胡文彦、高建操、聂志娟、陆健、孙毅。 I D B 3 2 0 1 DB 3201/T 1114—2022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及尾水处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河蟹池塘养殖生产的环境条件、放养前准备、蟹种放养、水质管理、饲养管理、病害 防治、捕捞上市、水草处理与尾水排放等技术要点。 本文件适用于河蟹池塘生态养殖及尾水处理生产操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3 术语和定义 3 2 0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SC/T 1078 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 DB32/T 3238 淡水池塘循环水健康养殖三级净化技术操作规程 DB32/ 4043 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标准 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0年1号 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0年2号 3.1 B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原位修复技术 in-situ remediation technology D 通过种草投螺构建“水-草-螺-蟹”的池塘养殖模式,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底质改良剂等提高养殖池 塘水体自净能力,从而使得养殖池塘水质得到修复的技术。 3.2 异位修复技术 ex-situ remediation technology 在原位养殖池塘外,利用曝气、吸附、过滤、微生态制剂等生物和物理手段对河蟹养殖尾水进行修 复的技术。 4 4.1 环境条件 场地要求 养殖场地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建有独立进、排水系统。 1 DB 3201/T 1114—2022 4.2 水源水质 水源要充足、无污染,应符合GB 11607的要求。 池塘底质 4.3 以沙壤土为宜,底部淤泥层不超过10 cm。 蟹池建设 4.4 4.4.1 蟹池规格 表1 类型 面积(m2) 形状 池深(m) 池底结构 坡比 成蟹池 5×667~30×667 长方形 1.5~1.8 平底型或环沟型 1∶2~1:3 0 4.4.2 成蟹池塘规格 1 成蟹池规格见表1。 护坡建造 4.4.3 2 池塘坡面平整后用土夯实。有条件的,池塘坡面平整后用土工膜覆盖坡土,上覆聚氯乙烯网布,网 布两端埋入土中,确保网布、土工膜与坡面紧贴。 防逃设施 4.4.4 增氧设施 2 3 塘埂四周可选用塑料板、尼龙薄膜、白铁皮、玻璃钢等材质制作防逃设施,地上高度50 cm以上、 下埋10 cm~15 cm。 以每10×667 m 池塘配备3 kw~5 kw增氧风机微孔底增氧系统、1.5 kw的水车式增氧机一台为宜。 查料台设置 B 4.4.5 查料台可用金属框架搭配网片,表层系漂浮物,分别在每口池塘中间布设1个、池塘边角设2 个~3 个作为摄食情况观测点。 尾水净化区 D 4.5 尾水净化区采用沉淀区、潜流坝、生态净化区搭配的“两区一坝”模式,面积占养殖池塘面积5% 以上。 沉淀区由生态沟组成;生态沟要求坡比大于1:2.5缓坡,有效沉淀深度为1.5 m,沟壁以用改良式植 生型仿生砌块或预制多孔砖砌筑为宜。夏季在沟中沿水流方向梯级布置水花生等吸附能力较强的水生植 物,水生植物覆盖率30%~50%。秋冬季排空沟水,使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办法清除沟中的沉淀物和死 亡的植物,收集堆肥处理后用于农业作物栽培。 生态净化区平均水深1.5 m,主要功能为承接生态沟的养殖尾水。利用生物膜载体、种草、投螺、 放养滤食性鱼类加强净化效果,种草、投螺和滤食性鱼类放养应符合DB32/T 3238的规定。 5 放养前准备 5.1 2 清塘消毒 DB 3201/T 1114—2022 冬季进行池塘清整,抽干池水,清除多余淤泥后冻晒15 d~30 d,检查防逃设施并维修受损部分, 2 2 加固池埂。池塘清整后,用生石灰每667 m 用生石灰100 kg~150 kg或每667 m 用漂白粉35kg~50 kg 消毒。 水草栽种 5.2 5.2.1 品种与时间 水草品种包括伊乐藻、轮叶黑藻与苦草等;栽种时间:伊乐藻为当年12月至翌年3月,轮叶黑藻和 苦草为翌年3月~5月。 栽种方法 1 5.2.2 种植水草前1 d水位降低至10 cm左右,平底型池塘压土种植伊乐藻,株间距1.5 m~2.5 m、行间距 3 m~4 m,并视情况间种苦草或轮叶黑藻;环沟型池塘中环沟种植伊乐藻,坂田种植轮叶黑藻或苦草。 水草管理 0 5.2.3 依据水草长势,泼洒固根肥和叶肥;视水草长势,割除过密的草头及部分区域的水草。 蟹种放养 6.1 2 6 选苗放苗 6.1.1 扣蟹来源 6.1.2 放养时间 3 就近购买具水产苗种生产许可相关资质的繁育场的蟹种,并应检验检疫合格。 3月中旬前完成蟹种放养。 放养规格 B 6.1.3 以每千克100 只~160 只为宜,未早熟、无伤残,体质健壮、规格均匀。 放养密度 D 6.1.4 每667 m2放养800 只~1200 只,一次放足。 6.2 投放螺蛳 2 有条件的企业或养殖户酌情投放螺蛳。清明前,每667 m 投放螺蛳200 kg~250 kg;在7月~8月, 2 每667 m 再补放螺蛳100 kg~150 kg。 6.3 套养品种与数量 套养品种与数量、套养品种放养规格与时间见表2。 3 DB 3201/T 1114—2022 表2 模式 河蟹套 养鳜鱼 河蟹套 常规品种 主体品种 2 花白鲢:蟹种入池后7 d~10 d,每667 m 套养规 格为每千克5 尾~20 尾的花白鲢鱼种15 尾~30 尾,花鲢、白鲢比例3:1。 养青虾 鳜鱼: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每667 m2放养全长5 cm~8 cm左右的鳜鱼10 尾~15 尾。 青虾:5月至6月,每667 m2可放养抱卵青虾0.1 kg~ 0.2 kg。 水质管理 7.1 1 7 套养品种与放养量 水质要求 水质要做到“清、新、嫩、爽”,一般水色为黄绿色或黄褐色;透明度控制在30 cm~50 cm,水质 指标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0 水质调控 7.2 饲养管理 8.1 投喂管理 8.1.1 饲料种类 3 8 2 3月~5月,水深应在0.5 m~0.7 m,6月~8月水深0.8 m~1.5 m,9月~11月水深1.0 m~1.2 m。5 月开始开启增氧设备,正常天气20:00~8:00开增氧机,阴雨天全天开机。采用原位修复技术调控池塘 水质,每10 d~15 d使用EM菌等微生物制剂1次。 以全价颗粒饲料为主,饲料应符合GB 13078和SC/T 1078的规定。 饲料投喂 B 8.1.2 水温达到10℃以上时开始投喂,实际投喂量根据季节、天气及摄食情况酌情增减。 2月份隔天投喂 一次,投喂量以能摄食完为准;3月~4月日投饵量为存塘蟹体重的1%~2%,5月~6月为3%~5%,7月~ 10月为5%~10%。 日常管理 D 8.2 早晚各巡塘一次,做好生产记录,观察水质、水草变化,检查河蟹的活动、蜕壳、摄食情况,检修 养殖设施,观察并驱除敌害。 9 疾病防治 9.1 防治原则 以生态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 9.2 4 常见疾病治疗方法 DB 3201/T 1114—2022 发现病蟹、死蟹及时捞出,检查病因、死因,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药物使用应符合《水产养殖用药 明白纸2020年1号》、《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0年2号》的规定。河蟹常见疾病与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10 捕捞上市 一般9月中下旬开始捕捞上市,地笼捕捞,也可在池埂上徒手捕捉,最后干塘起捕。 11 水草处理及尾水排放 D B 3 2 0 1 养殖过程中及捕捞结束后的水草均捞出集中堆肥处理。养殖尾水排入尾水净化区,采用异位修复技 术对养殖尾水进行修复。并对尾水排放进行监测,监测点设在尾水排放口,养殖尾水排放应符合DB32/ 4043的规定。 5 DB 3201/T 1114—2022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河蟹常见疾病与防治方法 河蟹常见的疾病与治疗方法见表A.1 表A.1 河蟹常见疾病与防治方法 症状 防治方法 1)适量换水; 鳃呈黄色、黑色,鳃部长满藻类或原生动物、 黑鳃病 1 病害种类 2)用底质净改良水质; 细菌损伤鳃组织,使呼吸困难。 外部症状:病蟹步足环向腹部,肢尖扎于土 0 3)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消毒,连用 2 次~3 次。 层,时而抽畜,难以伸展,并发生阵阵抖动。 颤抖病 毒,隔 1 d ~2 d 一次,连用 2 次~3 次; 2)用恩诺沙星、利巴韦林、维生素 C、免疫多糖拌饵 2 内部病变:部分蟹肝、胰腺发黑或发白、环 1)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聚维酮碘或季铵盐水体消 死,鳃丝溃疡、缺损,体内积水。 病蟹吃食减少或绝食,肠道发炎且无粪便, 有时肝、肾、鳃也会发生病变,有时则表现 3 肠炎病 出胃溃疡且口吐黄水。 B 中华绒螯蟹腹部及附肢腐烂,肛门红肿,甲 投喂,连用 5 d ~7 d。 1)用二溴海因、聚维酮碘、二氧化氯消毒水体,一天 一次,连用 2 次~3 次; 2)用恩诺沙星、维生素 C 料饵投喂,连用 5 d ~7 d。 1)聚维酮碘、二氧化
DB3201-T 1114-2022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及尾水处理技术规程 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1-04 04:33:1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