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20
CCS B 05
3502
福建省厦门市 地方标准
DB3502/T 032—2022
代替 DB3502/T 032- 2015
大蒜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garlic
2022 - 11 - 16发布 2022 - 11 - 16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02/T 032— 2022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栽培环境 ........................................................................... 1
5 栽培管理措施 ....................................................................... 1
6 病虫害防治 ......................................................................... 2
7 采收 ............................................................................... 3
8 生产档案管理 ....................................................................... 3
附录A(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 ................................................... 4
附录B(资料性) 生产档案管理记录 ..................................................... 5
DB3502/T 032— 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3502/T 032—2015 《无公害大蒜栽培技术规程》,与 DB3502/T 032—2015 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删除了推荐品种,更改了栽培季节(见 2015年版的4.2);
b) 删除了国家停止登记农药叶枯唑及禁用农药丁硫克百威(见 2015年版的5.6.2、5.6.9);
c) 更改了基肥使用方法(见 5.3.2,2015年版的4.3.1);
d) 更改了主要病虫害种类 , 增加了大蒜根腐病及其防治方法 (见 6.1、附 录A,2015年版的5.1);
e) 删除了少发病害大蒜病毒病、 大蒜疫病、 大蒜锈病及防治方法 (见 2015年版的5.6.4、5.6.5、
5.6.7)。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福建省亚热带 植物研究所、厦门市 翔安区农林水技术推广中心、 厦门华侨亚热带
植物引种园、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厦门 市标准化研究院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叶婷 、叶明鑫、明艳林 、薛珠政、林杰 、陈良华 、郑国华 、张金梅 、余良、李
俊毅。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15年首次发布为 DB3502/T 032 —2015;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502/T 032— 2022
1
大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蒜的栽培环境、栽培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蒜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Z 26578 大蒜生产技术规范
NY/T 395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798 复合微生物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栽培环境
4.1 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
4.2 栽培土壤应符合 NY/T 395 的规定。
4.3 宜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块。
4.4 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
5 栽培管理措施
5.1 栽培季节
根据品种特性,本地蒜栽培适播期在8月下旬,川蒜栽培适播期在 9月下旬,软叶品种栽培适播期为
1月下旬。
5.2 品种选择
DB3502/T 032— 2022
2 应选用适宜本地栽培、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秋播应选用耐热性强、休眠期短的
品种,春播应选用冬性弱、休眠期长的品种。
5.3 整地起畦,施足基肥
5.3.1 深翻土壤 25 cm以上,整细耙平。宜使用机械耕翻,维持下实上松的土层结构。
5.3.2 畦宽(带沟)100 cm~120 cm、畦高 20 cm~25 cm、沟宽 20 cm~30 cm、畦面宽 80 cm~100 cm
为宜。
5.3.3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基肥每 667 m2施用商品有机肥料 800 kg~1000 kg、复合肥 20 kg~30 kg,
过磷酸钙约 50 kg。根据栽培目标,青 蒜氮、磷、钾施用比例为 1:0.3:1.2 ,蒜头养分施用氮、磷、钾
比例为1:0.8:1.2。
5.4 种蒜处理
5.4.1 种蒜的选择和分级
选用当年新种蒜,种蒜的选择和分级应符合 GB/Z 26578 的规定。
5.4.2 浸种
将选好的种蒜用清水浸泡 1d,再经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杀菌后沥干水分待播。
5.5 播种方法与种植密度
5.5.1 播种方法
开沟点播,沟深3 cm ~4 cm,沟向与畦向成垂直,沟边施用过磷酸钙基肥。种蒜定向栽直、栽稳,
覆土,土层厚度为2 cm,覆盖稻草后浇水。
5.5.2 种植密度
行距12 cm~14 cm。株距根据栽培目的,青蒜 5 cm~6 cm,蒜头10 cm~15 cm。
5.6 肥水管理
5.6.1 肥料使用原则
5.6.1.1 选用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为辅,与微生物肥结合施用。
5.6.1.2 选用的肥料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有机肥料应符合 NY/T 525 的规定。复合微生物肥料应
符合NY/T 798 的规定。
5.6.2 追肥期和施肥量
蒜苗长出2 叶1心后, 应浇一次促苗水, 及时拔除大株杂草, 并追施硝酸铵钙约 30 kg~40 kg/667 m2。
其后,于断母期(出苗后3 0 d左右)、旺长期及拔节期各追肥一次,每667 m2施用复合肥 40 kg~50 kg。
蒜头应重施磷、钾肥,促鳞茎膨大,在鳞茎膨大期每10 d 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 1次,至蒜叶枯黄。
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害
叶枯病、灰霉病、 锈病、根腐病、紫斑病、葱蝇、蓟马等。
DB3502/T 032— 2022
3 6.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辅以化学防
治。
6.3 农业防治
6.3.1 宜选用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丰产品种,采用经过提纯复壮的蒜种最佳。
6.3.2 应合理布局,实行水旱轮作,清洁田园,减少病虫源。
6.4 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及诱虫板诱杀成虫,减少虫源。
6.5 生物防治
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6.6 化学防治
应符合NY/T 1276 及GB/T 8321 (所有部分)的规定。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见附录 A。
7 采收
7.1 青蒜外观品相亮丽、翠绿,符合上市或加工要求即可采收。
7.2 蒜头植株叶片开始枯黄,顶部有 2片~3片绿叶,假茎松软时应及时采收。
8 生产档案管理
应建立田间生产管理档案,对农业投入品、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
DB3502-T 032-2022 大蒜栽培技术规程 厦门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07 11:34:0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