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
CCS B 05
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 标准
DB3502/T 003—2022
代替 DB3502/T 003 —2011
茄子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eggplant
2022 - 11 - 16发布 2022 - 11 - 16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02/T 003— 2022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栽培环境 ........................................................................... 1
5 栽培管理措施 ....................................................................... 1
6 病虫害防治 ......................................................................... 3
7 采收 ............................................................................... 4
8 生产档案管理 ....................................................................... 4
附录A(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 ................................................... 5
附录B(资料性) 生产档案管理记录 ..................................................... 6
DB3502/T 003— 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3502/T 003 —2011《无公害茄子栽培技术规范》,与DB3502/T 003—20 11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品种选择的规定,删除了推荐品种(见 5.2,2011年版的4.2);
b) 更改了化学防治的规定(见 6.6,2011年版的4.5.4)。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福建省亚热带植物
研究所、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厦门市同安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唐红玲、明艳林、 詹嘉文、林杰、叶婷、杨森山 、张金梅、潘岳虎、李俊毅。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05年首次发布为 DB3502/T 004 —2005;
—— 2011年第一次修订,发布为 DB3502/T 003—20 11;
——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DB3502/T 003— 2022
1
茄子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茄子的栽培环境、栽培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茄子的生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栽培环境
应符合NY/T 501 0的规定。宜选择生态 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 、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地块。
5 栽培管理措施
栽培季节
春季露地栽培以种子育苗栽培为主,宜在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2月中下旬定植, 5月上中旬开始采
收。秋季宜采用嫁接苗大棚栽培,8月下旬 ~10月上旬定植,定植至始收 60 d~65 d,采收期一般5个
月~7个月。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本地栽培、抗病性好、抗逆性强、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的品种。
育苗与嫁接技术
5.3.1 播种与育苗
5.3.1.1 春季播种与育苗
DB3502/T 003— 2022
2 春季露地栽培宜用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育苗,苗床宽1.5 m为宜,每667 m2大田需苗床 30 m2。育苗
前应对育苗地进行消毒处理,宜采用穴盘育苗。一般长出 4片~5片真叶时移栽。
5.3.1.2 秋季播种与育苗
选定接穗和嫁接砧木品种后,按品种特性安排播种时间及进行栽培管理,确保适时嫁接。嫁接砧木
品种(多用 超托鲁巴姆 )从浸种、播种到出苗需 20 d~25 d。可在24 ℃~30 ℃条件下催芽,有条件的
可进行变温处理(在 5 ℃~10 ℃条件下24 h,在常温下 24 h,变温2次即可),种子露白后播种。因其
种子很小,应精细整畦播种,用基质或细沙盖种,厚度以 0.5 cm~1 cm为宜,上面覆盖2 层~3层黑色遮
阳网保湿,出苗前应保持土壤相对湿度 80%~90%。一般情况下,砧木品种长至 1叶1心时播种接穗品种
为宜。
5.3.2 适时嫁接
5.3.2.1 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当砧木长到 5片~6片真叶时,用刀片在苗高 10 cm处横切砧木,去
掉上部(下部保留 2片叶),再于茎切面中间向下纵切 1.0 cm~1.5 cm。然后将接穗苗拔起,保留上
部l叶1心,用刀片切掉下部,把切口处削成楔形,楔型应与砧木切口相吻合,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切
口中,对齐后用夹子固定并进行保湿管理。
5.3.2.2 工厂化育苗采用斜切接(小苗嫁接),用专用嫁接 夹或乳胶套管固定。
5.3.3 嫁接苗的管理
5.3.3.1 嫁接后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喷雾,然后将苗移入塑料大棚或小拱棚内保湿培
育,充分浇水(避免浇到嫁接部位),小拱棚内地面浇足水,覆盖塑料膜呈密闭状,保持 90%~95%的
相对湿度。
5.3.3.2 白天温度控制在 25 ℃~26 ℃,夜间 20 ℃~22 ℃。为防止棚内温度过高,在大棚或小拱棚
外的塑料薄膜上覆盖 1层~2层遮阳网。
5.3.3.3 嫁接后的前 3 d~4 d遮光,随着伤口的愈合逐渐撤掉遮阳网,并稍揭两侧塑料膜通风,刚开
始通风要小,逐渐加大。通风期间棚内地面应经常浇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完全成活后转入常 规管
理。
5.3.3.4 成活后及时抹掉砧木萌发的侧芽,一般嫁接 15 d后即可定植到大田。定植时,嫁接部位应高
于畦面5 cm~10 cm左右,防止二次感染致病。
定植前准备
5.4.1 整地施肥
全生育期施肥, 氮 (N):磷(P 2O5):钾(K2O)比例以1:0.5:1.3为宜。 定植前进行土壤耕翻、 耙细、 整平。
基肥以商品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控制氮素化肥,每667 m2宜施商品有机肥 1000 kg~1500 kg、
钙镁磷肥50 kg、硫酸钾2 5 kg。各种肥料混匀后作基肥施用,全层深施。
5.4.2 合理密植
畦宽1 m种1行,株距 55 cm~60 cm,每667 m2定植1000株~ 1200株。畦宽 1.7 m~2.0 m种2行,株
距80 cm~85 cm,每667 m2定植900株~1000株。高畦宽沟地膜覆盖种植,畦高 25 cm~30 cm,沟宽30
cm,有利于排灌水。
5.4.3 水肥管理
DB3502/T 003— 2022
3 5.4.3.1 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当门茄开花前在 2株间挖穴埋肥,每 667 m2宜施碳酸氢
铵100 kg、氯化钾 30 kg。采果后应根据苗情适时合理施肥,结合灌水每 66 7m2可用45% 15-15-15复
合肥25 kg~30 kg或碳酸氢铵 15 kg,加氯化钾 7.5 kg(大棚内施碳酸氢铵一定要施于沟底水中,否
则导致氨气挥发烧伤叶片), 15 d左右施一次。生长后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追肥,可用 0.2%
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其它叶面肥喷施 2次~3次
DB3502-T 003-2022 茄子栽培技术规程 厦门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07 11:34:2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