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
CCS B 05
3502
福建省厦门市 地方标准
DB3502/T 098—2022
代替 DB/XNY 11.8-2002
槟榔芋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taro
2022 - 11 - 16发布 2022 - 11 - 16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02/T 098— 2022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栽培环境 ........................................................................... 1
5 种芋选择 ........................................................................... 1
6 栽培管理措施 ....................................................................... 1
7 病虫害防治 ......................................................................... 2
8 采收 ............................................................................... 3
9 生产档案管理 ....................................................................... 3
附录A(资料性)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 ................................................... 4
附录B(资料性) 生产档案管理记录 ..................................................... 5
DB3502/T 098— 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XNY 11.8—2002《仙景芋无公害栽培》,与 DB/XNY 11.8—2002 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栽培环境要求(见第 4章,2002年版的第 3章);
b) 更改了种芋重量(见第 5章,2002 年版的第 4章);
c) 增加了整地起畦(见 6.1);
d) 更改了播种期、种芋处理方式和播种规格(见 6.2.1、6.2.2、 6.2.3,2002 年版的5.1.1、
5.1.2、5.1.3);
e) 更改了施肥原则、肥料种类、施肥量和结芋肥的施肥时间(见 6.3.1.1、6.3.1.2 ,2002年版
的5.2.1);
f) 更改了中耕除草与培土、水分管理的规定(见 6.3.2、6.3.3, 2002年版的5.2.2、5.2.3);
g) 更改了病虫害防治(见第 7章,2002年版的5.2.4);
h) 更改了槟榔芋的收获时间(见第 8章,2002年版的第 6章);
i) 增加了生产档案管理 的规定(见第9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厦门市 农业农村局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厦门市同安区农村经济发展中
心、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厦门集美区仙景槟榔芋种植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红岩、许传俊、叶婷、张金梅、叶秋萍、杨森山、林杰、明艳林、杨亚富、
王世聪、李俊毅。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2002年首次发布为 DB/XNY 11.8 —2002;
——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502/T 098— 2022
1
槟榔芋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槟榔芋的栽培环境、种芋选择、栽培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管理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槟榔芋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 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栽培环境
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
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
农田土壤环境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
宜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 、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
5 种芋选择
种芋应从无病害、优良母株的子芋中选择。种芋的规格应头肥大,柄中长,顶芽完整,单个重100
g~200 g为宜。
6 栽培管理措施
整地起畦
园地充分耕翻晒白,起畦。畦宽 0.9 m~1 m,沟宽0.4 m~0.5 m。
DB3502/T 098— 2022
2
播种
6.2.1 播种期
于2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达13 ℃以上时,选择晴天播种。
6.2.2 种芋处理
用50%多菌灵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 液浸种20 min~30 min,晾干后播种。
6.2.3 播种规格
行距1.4 m~1.5 m、株距0.4 m~0.5 m,种植900穴~1200穴/667 m2为宜。
田间管理
6.3.1 科学施肥
6.3.1.1 施肥原则
氮、磷、钾施用比例以 1:0.5:1.5 为宜。前期应以氮肥为主;中期应增施磷、钾肥,适量供给氮肥;
后期应控制肥水供给。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不应使用氯化钾等含氯离子复合肥。
6.3.1.2 施足基肥,适时追肥
6.3.1.2.1 芋穴基肥:翻犁晒白及整畦前,每 667 m2施商品有机肥 800 kg~1000 kg, 硫酸钾15 kg~
25 kg,钙镁磷50 kg~70 kg。
6.3.1.2.2 发棵肥: 2月下旬~4月上旬,追肥 2次~3次,每次施尿素 5 kg/667 m2,浓度为 0.3%~
0.5%。
6.3.1.2.3 培土肥:当芋株高 20 cm~25 cm时,结合培土,每 667 m2施钙镁磷 50 kg~70 kg,硫酸
钾复合肥 40 kg~60 kg。
6.3.1.2.4 结芋肥:6 月下旬~7月中旬,可于株间开穴,每 667 m2施50 kg~60 kg复合肥,约每穴
施50 g。
6.3.2 中耕除草与培土
可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与培土,分3次进行,培土后整个畦面高于原来种植时的畦面35 cm~45
cm。
6.3.3 水分管理
发棵期(幼苗开始生长到地下球茎膨大前 )应以保持穴内土壤湿润为主,下雨时应及时排水,防止
芋穴积水。 6月上旬~8月上旬 是槟榔芋生长盛期,需水量大,垄沟应保持 10 cm左右浅水层。后期 母芋
迅速膨大,田间应维持湿润不发白,收获前 20 d~30 d应停止灌水。
7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包括疫病、软腐病、轮斑病等。主要虫害包括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及地下害虫(如
蛴螬、地蛆、根蚜、刺足根螨)等。
DB3502/T 0 98—2022
3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选择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合理
使用化学防治。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宜“稻- 芋”轮作;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每667 m2可用75 kg~100 kg生石灰对土
壤进行消毒,预防软腐病;发现病株开始腐烂或水中出现发酵情况时,及时排水晒田;在母芋膨大初期
结合培土,每667 m2可用30 kg~50 kg山茶籽饼粉撒施于植株茎基部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加强水肥管
理等。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如利用苏云金杆菌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
目害虫。
物理防治
DB3502-T 098-2022 槟榔芋栽培技术规程 厦门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07 11:34:2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