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
CCSB05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方标准DB2327
DB2327/T050—2022
赤芍人工种植技术规程
2022-11-17发布 2022-12-17实施
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327/T050—2022
前言
为了规范大兴安岭地区赤芍标准化种植技术,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玉华、王继峰、张玉龙、黄超、马庆龙、李兰婷、刘健、万群芳、刘成
学、于海峰、信小娟、金凤新、王黑子来、刘官久。
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
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赤芍人工种植技术规程》编制组(地址:黑
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光辉路207号,邮编:165000,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电话
1384577955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DB2327/T050—2022
赤芍人工种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赤芍从人工种植基地基本要求到选地与整地、育苗、种苗移栽、芽头繁殖、田间
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贮藏、规格等级划分等人工种植技术规程。
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赤芍的人工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B3838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SB/T11173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7]第677号)2022年3月29日第二次修订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22年第22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赤芍
赤芍——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
3.2品种类型
本文件所规定栽培的赤芍,系指《中国药典》收载原产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赤芍。
3.3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高50cm~90cm,根圆柱形,长50cm,粗达3cm,紫褐色。茎直立,圆柱形,上
部具分枝,淡绿色,常带红紫色,无毛。茎下部叶为2回3出复叶,具长柄;小叶狭卵形,长7cm~
12cm,宽2cm~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密生乳白色骨质小齿,有粗糙感,表面绿色,背面
灰绿色,下面叶脉隆起,被疏短柔毛,主脉5~7对;叶柄长6cm~10cm,圆柱形,淡绿色,略带红
色,无毛。花顶生和腋生,直径7cm~12cm;苞片3~5,披针形,绿色;萼片3~4,宽卵形,绿色,
边缘带红色,背面被疏毛或无,顶端圆形或长尾状骤尖;花蕊9~13,倒卵形,白色稍带粉红色;雄
蕊多数,花药黄色;花盘顶部边缘不整齐,带淡红色;心皮3~5,无毛,柱头淡紫色。花白色,蓇
葖果卵状圆锥形,先端变狭而成喙状。种子近球形,紫黑色,有光泽。
DB2327/T050—2022
4人工种植基地基本要求
4.1环境质量
4.1.1水质达到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二级以上标准。
4.1.2大气环境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二级以上标准。
4.1.3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符合GB15618规定。
4.2气候条件
年降雨量300mm以上,年日照时数大于1800h,有效积温1800℃~2200℃。
4.3土壤条件
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壤土。
5选地与整地
5.1选地
以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平地或缓坡地,以砂壤土或壤土为好。不宜选择粘性、
低洼、排水不良、盐碱土地块。忌连作,前茬作物以禾本科植物为好。
5.2整地
以秋季深翻为好,深度达30cm以上。结合耕地施基肥,亩施有机肥1000kg;或氮磷钾复合肥
20kg;或有机生物肥50kg。然后整细整平,做床,床面高20cm,宽1.2m,或做垄,垄距65cm,四
周开好排水沟。
6育苗
6.1种子选择
选择成熟饱满、无病害的鲜种子,或发芽率90%以上、纯度99.9%、净度98%以上、含水量小
于13%、无病害的干种子,产地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赤芍种子。
6.2种子处理
将鲜种子与湿沙按(1∶3)混合贮藏于阴凉室内,促进种子后熟。注意保持湿润,防止发热霉
变,沙藏7~10天后即可播种。
将干种子用300ppm赤霉素温水浸泡48小时,晾干待播种。
6.3育苗床
床面高20cm,宽1.2m,四周开好排水沟。
6.4播种时期、方法与播种量
6.4.1播种时期
春播时间在5月中下旬,春播用干种子,当年生根,隔年5月出苗。秋播时间在8月下旬至9
月下旬,秋播用鲜种子,种子当年生根,第二年5月出苗。
DB2327/T050—2022
6.4.2播种方法
条播或撒播在苗床上,条播:开沟深度5cm~6cm,行距为10cm,覆土4cm~5cm,稍镇压。撒播:
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覆土4cm~5cm,稍镇压。
6.4.3播种量
亩用鲜种子80kg~90kg,亩用干种子50kg~60kg。
6.5苗期管理
6.5.1间苗
小苗出土以后,间去密生苗和病弱苗,及时除草。
6.5.2喷施叶面肥
适当喷施磷钾叶面肥,提高幼苗防病抗病能力。
6.5.3喷施杀菌剂
发生根腐病可喷施30%甲霜噁霉灵1500倍液。
7种苗移栽
7.1移栽垄
垄距65cm。
7.2移栽时间及方法
7.2.1移栽时间
春栽于5月中下旬进行,秋栽在9月中下旬进行。
7.2.2移栽方法
培育1~2年的种苗,春季在越冬芽萌动前,秋季在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移栽。垄上开沟,将苗
按株距25cm栽种,芽朝上,覆土5cm后镇压。亩栽4000株。
7.3除草及追肥
适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地表不板结。在6~8月,赤芍生长旺盛期可喷施0.2%~0.5%的磷酸
二氢钾叶面肥。
7.4摘蕾
适当疏除花蕾,以利根部生长,种子也长得充实饱满。
8芽头繁殖
8.1栽植垄
垄距65cm。
8.2栽培时间及方法
8.2.1栽培时间
春栽于5月中下旬进行,秋栽在9月中下旬进行。
8.2.2栽培方法
DB2327/T050—2022
芽头应挑选芽苞完整尚未萌动的健壮宿根。按芽的大小切割成块,每块留芽2~4个,芽头下留
3cm~4cm长的根。分割好的芽头用杀菌剂、生根粉浸泡1~2分钟后即可栽植。垄上开穴,将芽头按
株距25cm栽种,芽朝上,覆土6cm后镇压。亩栽4000株。
8.3除草及追肥
适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地表不板结。在6~8月,赤芍生长旺盛期可喷施0.2%~0.5%的磷酸
二氢钾叶面肥。
8.4摘蕾
适当疏除花蕾,以利根部生长,种子也长得充实饱满。
9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9.1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①根腐病:是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发病初期下部须根出现暗褐色病斑,病害扩展到主根后,主
根自下而上逐步呈水渍状腐烂。防治方法:发病期用30%噁霉灵1500倍液喷洒或30%甲霜噁霉灵800
倍液灌根。
②锈病
病原属真菌中的一种担子菌,为害叶片,初期叶片背面出现黄色至黄褐色颗粒状物,后期在叶
背病斑处丛生暗褐色的刺毛状物。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25%粉锈宁乳剂1000~1500倍液,或65%
代森锌500倍液,或97%敌锈钠400倍液。
③叶斑病
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为害叶片,发病初叶正面为褐色近圆形斑,在湿度大时,病斑背面
产生黑绿色霉状物。防治方法:①摘除植株下部病叶,在田外集中烧毁;②发病初期喷20%丙环唑
1000~1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25%可溶性粉剂2000~3000
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
9.2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地老虎幼虫为害芍药幼苗,低龄阶段主要咬食幼苗嫩叶;3龄以后幼虫常从地面咬断幼茎。
防治方法:①物理防治。如黑光灯诱杀害虫,人工捕杀等。②化学防治。低龄幼虫大部分在杂
草和幼苗上栖息取食,是药剂防治的好时机,可用生物杀虫剂触杀或2.5%溴氰菊酯2500倍液防治。
(3)高龄幼虫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0g~150g溶解在3Kg~5Kg水中,喷洒在15Kg~20Kg切碎的鲜
草或其他绿肥上,边喷边拌均匀,做成鲜草毒饵诱杀。傍晚顺行撒在芍药幼苗周围,能收到很好的
防治效果。
10采收
10.1种子采收
10.1.1采收时间
大兴安岭地区育苗或芍头栽培的赤芍,在移栽第4年8月上中旬采收。
10.1.2采收方法
DB2327-T 050-2022 赤芍人工种植技术规程 大兴安岭地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5 02:10:5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