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
CCSB05T/SDTS
团 体 标 准
T/SDTS001-2022
山东省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teaplantation
inShandongProvince
2022-10-14发布 2022-11-20实施
山东省茶叶学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茶叶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
威海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威海市半岛茶叶研究所、威海茶叶行业协会、聊城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林军、丁兆堂、王全、王文梅、王梓清、王兆顺、李玉胜、张寅菲、李大
琛、宋岐山、丁仕波、毕彩虹、宋鲁彬、王玉、孙海伟、刘相东、马青平、范凯、申加枝、戴婧豪、
王书彬、岳军华。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1山东省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态茶园建设的术语和定义、茶园选址与规划建设、土壤整治、防护林生态
系统建设、水生态系统建设、茶树种植管理、管理体系建设。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生态茶园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26576茶叶生产技术规范
GB/T32000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2172标准茶园建设规范
NY/T3442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
NY/T3934生态茶园建设指南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5018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DB37/T1677新建茶园技术规程
DB37/T3970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要求
DB37/T3971茶园生草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态茶园ecologicalteaplantation
生态茶园是以茶树为主要物种,根据生态学理论,应用生态系统设计原理,综合运用可持
续农业技术,将茶园中生物间、生物与环境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相关联,科学构建和管理
适宜茶树生长的茶园生态系统,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量持续稳定、产品安全优质的茶
园。
[来源:NY/T3934,定义3.1]
3.2
茶园生态用地ecologicallandonteaplantation
茶园内其它植物及非生产用茶树覆盖的区域,包括但不限于:非生产目的茶园,种植其它
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植被斑块、廊道,茶园四周及地堰、道路、水域等周边的绿化区域。
[来源:NY/T3934,定义3.2]
3.3
茶园次要植物secondaryplantsinteaplantation
在茶园生态系统中,与茶树共同生长,具有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功能,对茶树生长及生
态系统有益的其它植物。
[来源:NY/T3934,定义3.3]
3.4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2主林带mainforestbelt
对茶园主要风害起最大防护作用的林带。主林带设置在山脊、风口、茶园的西侧和北侧等
地,树种分布类型由外到内依次为灌木、亚乔木、大乔木、亚乔木、灌木。
3.5
副林带assistantforestbelt
主林带的辅助林带,并与主林带相垂直,以加强主林带的防护作用。副林带宜与排水沟、
道路、作业区等结合设置,通常建设在茶园或园内道路的东侧和南侧。树种分布类型由外到内
依次为灌木、亚乔木、大乔木、亚乔木、灌木,或者灌木、亚乔木、灌木。
3.6
遮荫树shadetrees
为减少茶园内直射光照强度、调节茶园内温度与湿度等效应而栽植的乔木或亚乔化树。宜
选择树形半开张的落叶树种,主干分枝位高、枝叶伸展较广,叶片稀疏、叶层薄,根系较深,
与茶树争水、争肥少。
4茶园选址与规划建设
4.1茶园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土壤质量环境应符合GB/Z26576与NY/T5010的规定要求,
周边环境和立地条件应符合NY/T3934的规定要求。
4.2园地选择
按照NY/T5018规定执行。
4.3园区规划
4.3.1小区规划
面积较大的园区,需规划设置种植小区。种植小区应根据自然地势条件和中小型机械对田
间操作要求来设计,宜把道路、河流沟渠、山岭或林带等应设置为小区的自然边界。单小区种
植面积一般不大于15×666.7㎡~30×666.7㎡。
4.3.2生产茶园规划
按照NY/T3934的规定执行。
4.3.3道路规划
按照NY/T2172的规定执行。
4.3.4排灌系统等水利设施规划
茶园内应规划配套建设水源以及滴灌、喷灌等水肥一体化设施,其它按照NY/T3934的规
定执行。
4.3.5茶园生态用地规划
按照NY/T3934的规定执行。
4.4生态防护林系统规划
生态防护林系统由主林带(含隔离林带)、副林带、小区防护带、遮荫树、地面生草和水
生植物等组成,呈带状或网状结构,总面积不小于茶园总面积20%,宜合理搭配,力求“四季
常绿、三季有花、两季有果,色相季相分明”。
4.5水生态系统规划
合理规划水库、池塘、沟渠等水系布局,根据光照、营养和空间等自然条件,建设必要的
基础设施,种植或养殖适合水生的动植物,实现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互补搭配,保持整个水生
态系统高效运转和水质清洁无害。
4.6生物多样性规划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3建设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房屋、道路、水库池塘等基础设施,如挂设鸟房巢穴,为鸟类等
飞翔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活和休息场所,使鸟类、昆虫和蝙蝠等动物和谐共生。采用对环境友好
的栽培技术措施,种养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维持园区内生物的多样性。
4.7设施建设
4.7.1建设原则
按照NY/T3934的规定执行。
4.7.2建设规模
按照NY/T3934的规定执行。
4.7.3建设内容
按照NY/T3934的规定执行。
4.7.4堆肥设施建设
按照GB/T36195和NY/T3442的规定执行。
4.7.5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
按照GB/T32000的规定执行。
4.7.6其它设施建设
配套建设物联网或智慧茶园、机械与工具房、工人休憩与看护房、鲜叶临时摊放点、仓库、
停车场等设施。
5土壤整治
5.1土地整理
定植前进行土地整理,其中15°~20°以下的丘陵缓坡平整成为大块坡地,20°~25°
的山坡地宜依地形地势建成水平梯级茶园,丘陵坡地深翻不少于60cm~70cm,平泊地深翻
不少于70cm~80cm。
5.2挖定植沟
根据行向和行距开挖定植沟,沟宽80cm,深60cm。挖沟时需生熟土分开,定植沟应至
少有一头连通到排水沟,确保排水正常。提倡在定植沟的最底部铺上一层杂草、作物秸秆等生
物质材料。
5.3施足基肥
每666.7㎡可施腐熟农家肥5000kg,生物有机肥500kg,豆饼500kg,过磷酸钙100
kg,同生土拌匀后回填;离表土层20cm~30cm宜用腐熟有机肥,用熟土回填,灌水沉实,
待土壤适宜时起垄,起垄高度5cm~20cm,通常7cm~15cm,低洼地可适当高一些,地势
高或风力大的可适当低一些。土壤pH值高于6.5,应施用硫磺、硫酸亚铁等生理酸性肥料,
调节土壤pH值至适宜范围。
6防护林生态系统建设
6.1防护林生态系统的组成
防护林生态带包括主林带、副林带,主林带的行向应与主风向垂直,大乔木、亚乔木、灌
木和草本植物等次要植物合理搭配。
林带间距计算公式:林带间距(m)=(未来树高+地势差-未来茶蓬高度-安全空间1m)
×10
6.2树种与草种选择
按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与茶树共生互惠,不争夺水肥、无共同病虫、
适合本土立地条件的树种及草种。常见的生态防护林树种或草种见附表A.1。
6.3茶园次要植物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4茶园内应合理间作遮荫树等次要植物。每666.7㎡茶园内可种植遮荫树5株~8株,株行
距10m~12m,遮荫度25%~30%。常见的遮荫树种见附表A.1。
6.4生态防护林的组合模式
生态防护林常见的组合模式见附表A.2。
6.5管理管护
遮荫树、防护林和灌木的树冠以及根系生长过大时,宜适时进行整枝、修剪、间移疏密或
断根等作业。应保持灌木植物形成密实常绿的绿篱,有较好的厚度、高度和密实度。
7水生态系统建设
依据水生动植物适应气温、水深、光照等条件,因地制宜地在园区内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水
生态系统。
7.1水生植物
栽植和保护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和水缘湿生植物。常见的水生植物
种类见附表A.1。
7.2水生动物
合理搭配放养食草性、食肉性、食杂性等水生动物。常见的水生动物种类见附表A.1。
8茶树种植管理
8.1品种选择
选用国家或省级审(认、鉴)定的品种,种苗要求应符合DB37/T1677的规定。山东茶区
常见的主要茶树栽培品种见附表A.3。
8.2种植模式
推行轻简化栽培模式。茶树种植按照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标准来进行,地头两端应预留回车
地。茶行以东西走向为好,茶行长度宜控制在45m~60m以内。裸苗宜选择双株双行栽植,
穴盘苗、营养钵苗宜选择双行单株或单双株交替栽植。
8.3定植与播种
8.3.1无性系
双行栽植模式的,大行距(含小行距)1.6m~1.8m、小行距30cm~40cm、株距30
c
T-SDTS 001—2022 山东省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0: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