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27.010
CCS
G93
团体 标准
T/QGCML 315—2022
煤田煤矸石的 热能快速降温灭火方法及热
能利用装置
Method of heat energy rapid cooling and fire extinguishing for coal gangue in coal
field and heat energy utilization device
2022 - 07 - 29发布 2022 - 08 - 12实施
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315 —2022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构成 ................................ ................................ ............... 1
5 工作原理 ................................ ................................ ........... 2
6 一般要求 ................................ ................................ ........... 2
7 技术要求 ................................ ................................ ........... 2
8 试验方法 ................................ ................................ ........... 3
9 检验规则 ................................ ................................ ........... 4
10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 ............................ 4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315 —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 山西阳煤九洲节能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 山西宏鼎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阳泰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吉振华、毕志刚、郑锐国、邢超、蔡胜军、李坚、王树军、郭德生、杜凤涛、
李宝华、李文豪、苏继光、何超、王业飞、郭园、王琪、韩保杰、张少明、武春翔、乔一波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315 —2022
1
煤田煤矸石的热能快速降温灭火方法及热能利用装置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煤田煤矸石的热能快速降温灭火方法及热能利用装置的术语和定义、 构成、 工作原理、
一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煤田煤矸石的热能快速降温灭火方法及热能利用装置的生产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50.1 -2011 压力容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150.2 -2011 压力容器 第2部分:材料
GB 150.3 -2011 压力容器 第3部分:设计
GB 150.4 -2011 压力容器 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GB/T 191 -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804 -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NB/T 47013.1 -2015 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NB/T 47015 -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TSG 21-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煤田煤矸石的热能快速降温灭火方法及热能利用装置 method of heat energy rapid cooling and
fire extinguishing for coal gangue in coal field and heat energy utilization device
采用将多个换热管埋设在煤矸石山内,利用换热管内的介质与煤矸石山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同时换
热管内的水沸腾产生蒸汽,蒸汽向上聚集至散热管段,散热管段通过 U型管及换热水箱进行换热 降温,
既能对煤矸石山的降温,又能充分利用煤矸石山的热能。
4 构成
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构成图如图 1所示:
—— 多个换热管主要由介质管段、隔热管段和散热管段构成:
介质管段的底部封闭,且内部填充有导热介质;
散热管段的顶部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上安装有封闭阀,密封盖上安装有 U型管,且密封
盖上设置有 U型管进口和 U型管出口,散热管段上还安装有环形换热水箱,环形换热水箱
套装在散热管段的外部,散热管段上还设置有支撑板,环形换热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水
口,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隔热管段内部和外部均安装有隔热层。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315 —2022
2
注: 1-介质管段、 2-隔热管段、 3-散热管段、 4-密封盖、 5-导流板、 6-U型管、7-U型管进口、 8-U型管出口、 9-环
形换热水箱、 10-支撑板、 11-进水口、 12-隔热层、 13-滴液棒、 14-换热翅片、 15-插槽。
图1 煤田煤矸石的热能快速降温灭火方法及热能利用装置示意图
5 工作原理
—— 散热管段通过 U型管及换热水箱进行换热降温,既能对煤矸石山的降温,又能充分利用煤矸
石山的热能;
—— 介质管段位于煤矸石山的最底层,储存导热介质水,与煤矸石山换热后沸腾产生高温蒸汽,
使蒸汽聚集在散热管段,进行散热;
—— 隔热管段位于绿植种植 的区域进行充分的隔热,降低热量的传递,保证绿植能够正常生长;
—— 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对煤矸石进行冷却降温,并且保证表层的作物能够正常生长;
—— U型水管下部配有滴液棒,保证气体上升过程中不受液体的阻滞作用,使下部热量迅速传至散
热段。
6 一般要求
容器受压元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按 GB 150.3 -2011的规定执行。
7 技术要求
7.1 材质要求
材料按GB 150.2 -2011的规定执行。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315 —2022
3 7.2 外观质量
外表面应呈管壳材料的金属色、色泽均匀。
7.3 耐压要求
—— 耐压分为液压、气压、气液组合;
—— 试压前,容器各连接部位的紧固件应装配齐全;
—— 压力表应安装在被试验容器安放位置的顶部;
—— 试验压力必要时的强度校核按 GB 150.1 -2011的规定。
7.4 泄漏要求
容器需经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泄漏试验。
7.5 焊接要求
符合NB/T 47015 -2011的要求。
7.6 安全要求
符合TSG 21-2016的要求。
8 试验方法
8.1 试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
—— 温度:0℃~40℃
—— 相对湿度: 20%~80%;
—— 气压:当地大气压。
8.2 外观
用目测及常规量具检查外观质量。机械加工表面的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按 GB/T 1804-2000的m级的
规定执行。
8.3 无损检测
按NB/T 47013.1 -2015的规定对焊接接头进行检测。
8.4 耐压试验
符合7.3的要求,按 GB 150.4 -2011中12.6规定的方法进行。
8.5 泄漏试验
泄漏试验包括气密性试验、氨检漏试验、卤素检漏试验和氦检漏试验。
8.5.1 气密性试验
按TSG 21-2016中3.2.13.1 规定的方法进行。
8.5.2 氨检漏试
T-QGCML 315—2022 煤田煤矸石的热能快速降温灭火方法及热能利用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0:3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