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140.10
x 55
T/LPCX
黎平县茶叶产业协会团体标准
T/LPCX 03—2020
黎平雀舌茶
文稿版次选择
2020 - 02 - 08 发布 2020 - 02-08 实施
黎平县茶叶产业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LPCX 03 —2020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2
4 产地环境 ......................................................... ................. 2
5 分级与实 物标准样 ..................................................... ............. 2
6 要求 ........................................................... ................... 2
7 试验方法 ......................................................... ................. 3
8 检验规则 ......................................................... ................. 4
9 标志标签 、包装、运输和贮存 ................................................ ........ 5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LPCX 03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黎平县茶叶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黎平县茶叶产业协会、黎平县农业农村局、黎平县市场监
督管理局、 贵州省黎平县侗乡媛茶厂、 贵州省黎平雀舌茶业有限公司 、黎平山水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黎平县侗乡黔韵茶厂 、黎平县互友农民专业合作社、 黎平县敖市镇盈春台茶业有限责公司 、黎平县天
锅塘生态茶业有限公司、黎平县新洞高棉茶厂、黎平县坝寨乡高场茶场、黎平县长岭忠顺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黎平县红艳茶叶加工厂、黎平县敖市镇漫坡武宇茶厂、黎平县丽香茶场、黎平县鸿福茶叶加工厂、黎平县潘嘎佬茶业服务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庆楠、杨永成、隋秀芳、陈建祥、王绍礼、杨珍桃、周晓琴、陈 亮、潘
盛敏、谢兴润、欧兴辉、胡松、龙虎辉、欧 俊、罗朝美、李军民、孟祥顺、石红艳、杨顺来、吴
朋、潘仕龙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LPCX 03 —2020
1
黎平雀舌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黎平雀舌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分级和实物标准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黎平雀舌茶的生产、加工、销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10 茶 粗纤维测定
GB/T 14487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18795 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
GB 23350 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
GB/T 23776 茶叶感官评审方法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1999 茶叶包装、运输和贮藏 通则
DB52/T 442.3 贵州绿茶 第3部分:扁形茶
DB52/T 636 贵州绿茶 扁形茶加工技术规程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14487 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LPCX 03 —2020
2 3.1
黎平雀舌茶: 采自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境内的茶树鲜叶为原料,按 DB52/T 636 工艺加工而成,状
如雀舌的绿茶。
4 产地环境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污染源等,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
生产区域。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要求。
5 分级与实物标准样
黎平雀舌茶分为二个等级:特级、一级。产品的每个等级均应设实物标准样,为品质的最低界限,
每三年更换一次,实物标准样的制备应符合 GB/T 18795 的规定。
6 要求
6.1 原料(鲜叶)
芽叶完整、匀嫩、新鲜、无污染、无病虫斑、无非茶类杂物。分为二个等级:
特级:单芽。
一级:一芽一叶初展。
6.2 产品
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不含非茶类夹杂物。不着色,不添加任何物质。
6.3 感官品质
感官品质特征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1 黎平雀舌茶感官品质特征
等级 外形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特级 扁平,光滑,嫩绿鲜润,匀整,形似雀舌 嫩黄绿明亮 嫩绿、清香持久 鲜爽 芽肥壮,嫩绿
一级 扁平,尚光滑,绿鲜润,较匀整,形似雀舌 黄绿明亮 清香尚持久 鲜醇尚爽 芽较肥,嫩绿
6.4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的规定,其它指标应符合 DB52/T 442.3 的规定。
表2 黎平雀舌茶理化指标
项目 特级 一级
水分(质量分数) / % ≤ 6.5 6.5
水浸出物(质量分数) / % ≥ 42.0 41.0
总灰分(质量分数) / % ≤ 6.0 6.0
粉末(质量分数) / % ≤ 1.0 1.0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LPCX 03 —2020
3
粗纤维(质量分数) / % ≤ 10.0 11.0
6.5 安全指标
6.5.1 污染物限量
铅含量限量应符合表 3的规定,其他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GB 2762 的规定。
表3 黎平雀舌茶铅含量限量指标
指标 单位 限量
铅(以 Pb计)≤ ㎎/㎏ 3.5
6.5.2 农药残留限量
应符合表 4规定,其他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 GB 2763 的规定。
表4 黎平雀舌茶农药残留限量指标
指标 单位 限量
吡虫啉 ≤ ㎎/㎏ 0.2
草甘膦 ≤ ㎎/㎏ 0.5
虫螨腈 ≤ ㎎/㎏ 10.0
啶虫脒 ≤ ㎎/㎏ 2.0
联苯菊酯 ≤ ㎎/㎏ 2.0
茚虫威 ≤ ㎎/㎏ 2.0
6.6 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6.7 加工
6.7.1 生产过程卫生要求
应符合 GB 14881 的规定。
6.7.2 加工场所
应符合 DB52/T 636 的规定。
6.7.3 加工工艺
应符合 DB52/T 636 的规定。
7 试验方法
7.1 感官品质
按GB/T 23776 和GB/T 14487 的规定执行。
7.2 试样制备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LPCX 03 —2020
4 按GB/T 8303 的规定执行。
7.3 水分
按GB 5009.3 的规定执行。
7.4 总灰分
按GB 5009.4 的规定执行。
7.5 水浸出物
按GB/T 8305 的规定执行。
7.6 粗纤维
按GB/T
T-LPCX 03—2020 黎平雀舌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0:4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