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T/ZNZ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 团体标准
T /ZNZ 013—2019
绿色食品 柑橘生产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food citrus production
2019 - 12 - 27发布 2020 - 01 - 27实施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 013—2019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浙江省柑桔研究所、 浙江蜜之源农业
科技有限公司、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农村局、衢州 市农业农村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蔚然、张志恒、刘 琳、柯甫志、 俞建飞、甘宏信、吴汉超、朱汉鑫、李 真、
孙梁钿、李慧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 013—2019
1 绿色食品 柑橘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柑橘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与苗木选择、建园定植、土肥水管理、整
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 收和贮藏 及档案记录管理 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区域内绿色食品柑橘优质安全生产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 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40 柑橘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GB/T 8321( 所有部分 )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9659 柑橘嫁接苗
GB/Z 26580 柑橘生产技术规范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NY/T 1189 柑橘储藏
3 园地选择与规划
3.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 16 ℃~22 ℃,绝对最低温度 ≥-7 ℃。
3.2 地形地势
3.2.1 平地应选择不受水淹,淡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 1 m以下的地块。
3.2.2 坡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保水性良好的缓坡。
3.3 土壤
土壤pH值应为5.5~7.0,质地疏松肥沃,排水良好。
3.4 灌溉水
水源丰富,能满足柑橘生长需要。
3.5 橘园环境质量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2 应符合NY/T 391的有关规定。
3.6 园地规划
3.6.1 梯地、丘陵 缓坡实行顺等高线栽植 。
3.6.2 坡地应建梯地种植。 地下水位较高、沿海盐碱地地区宜采用起垄或筑墩种植 。
3.6.3 园地规划应充 分考虑橘园道路、水利、防护林网、贮运等设施建设。
4 品种与苗木选择
4.1 品种选择
宜根据当地条件 选择抗逆性强、 丰产性好 、品质优良的品种 。
4.2 常用砧木
根据品种特性 选择适宜的砧木。
4.3 苗木
苗木质量应符合 GB/T 9659 的有关规定 ,苗木产地检疫 应符合GB 5040的要求。宜种植脱毒苗木、
大苗、壮苗和容器苗。
5 建园定植
5.1 种植时间
春季宜在 2月下旬至 3月中旬定植。秋季宜在 10月上旬至 10月中旬定植。容器苗或带土移栽不受季节
限制。
5.2 定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 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和植株布局,充分考虑机械化作业管理 ,推荐宽行密株。
5.3 定植方法
定植可采用定植沟或定植穴两种方式。定植沟宽 80 cm、深60 cm,定植穴直径 100 cm、深60 cm。
定植后应浇足水,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应勤浇水保湿。 及时检查成活情况, 并及时补种。 栽植深度以
根颈高出畦面 5 cm~10 cm为宜。
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改良
6.1.1 幼龄树于夏季和冬季在树盘外种植绿肥或豆科作物。
6.1.2 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或 9月至10月进行深翻扩穴改土,施入腐熟的栏肥、堆肥、厩肥、菌渣、
塘泥以及绿肥、作物秸杆等。
6.1.3 土壤pH值小于5.5的园地改土时每 亩撒施生石灰50 kg~100 kg或加施土壤调理剂。
6.2 施肥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 013—2019
3 6.2.1 肥料种类和质量
应按NY/T 394的规定选择肥料种类,并充分满足柑橘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多施有机肥 ,有机肥
应占全年施肥量的 50 %以上,合理施用无机肥。
6.2.2 幼龄树施肥
幼龄树在 2月下旬至 8月上旬施肥,在每次新梢抽发前追肥。定植当年, 3月至8月中旬每月施一
次速效肥。 8月下旬至11月上旬停止施肥, 11月中下旬施越冬肥。肥料种类以氮肥为主,配合使用磷
钾肥。投产前每次抽发新梢前施一次速效肥, 11月中下旬施越冬肥。氮:磷:钾以 1:0.5:0.5进行
搭配。
6.2.3 结果树施肥
根据柑橘结果量酌情施肥 。成年树每 亩年施肥量以氮磷钾纯养分计为 66 kg~80 kg,氮磷钾施用
比例为1:0.6:0.8。一年施肥 4次: 在2月下旬至 3月上旬施芽前肥;在 5月下旬施保果肥;在 6月
下旬~7月下旬施壮果肥;在采果后施采果肥。 花期和幼果期根据树体营养状况叶面喷施锌、镁、硼等
微量元素肥料。
6.3 排水与灌水
6.3.1 雨季应及时开沟排水 。
6.3.2 旱季应做好培土和树盘覆盖进行保水,适时灌水 。
6.3.3 果实品质形成关键期(采收前的 20 d内)控水。
7 整形修剪
7.1 树冠高度
树冠高度应控制在 2.5 m~3.0 m。
7.2 树形
7.2.1 以自然开心形为 主要树形 。
7.2.2 早春修剪大枝,抑制顶端优势,培养中庸树势 ,剪除病虫枝,清除病僵果并及时清理销毁 。
7.2.3 宽皮柑橘结果部位易上移、外移,修剪时开张枝角,防止 内膛空虚。
7.2.4 甜橙类以春梢和早秋梢结果为主,修剪时应注意保留。
7.3 修剪要点
7.3.1 幼树(1年~3年生树)
在苗木定干基础上,以整形培养树冠为主,保持主干高度 为30 cm~40 cm,保留3个~4个新梢,之
后每次生长的新梢保留 5片~7片叶,摘芯, 及时摘除花蕾。保持树形开张,树冠紧凑,枝叶茂盛 。
7.3.2 初投产结果树( 4年~6年生树)
继续培育扩展树冠,合理安排骨干枝,适量结果。每年培养春梢、晚夏梢、中秋梢 3次新梢, 6月
上旬至7月上旬抹除夏梢或摘 芯。
7.3.3 盛果期树( 6年~30年生树)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4 修剪因树制宜,疏除过密大枝或侧枝,控制行间交叉枝和树冠高度,保持侧枝均匀,冠形凹凸,通
风透光,立体结果。
7.3.4 衰老期树( 30年生以上树)
对副主枝、侧枝轮换回缩修剪或采取全面更新树冠,促发下部和内膛新结果枝群。
8 花果管理
8.1 保花保果
对树势强的 少花树, 应适当疏除春梢营养枝 并进行摘芯,谢花期和幼果期用赤霉酸保果 。
8.2 疏花疏果
在第2次生理落果基本结束后开始 疏果。疏除小果、畸形果、病虫果。
9 病虫草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以保持和优化果园生态系统为基础,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尽量利用物理和生物措施,必要时合理使
用在柑橘上登记并列入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农药清单的农药。
9.2 防控措施
9.2.1 农业防治
9.2.1.1 宜选用抗病虫砧木,改善环境条件,减少发病因素,抹去零星芽,实行统一放梢 。
9.2.1.2 园内宜间作或生草栽培 。
9.2.1.3 实施翻土、修剪、清洁田园、排水、控梢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源 。
9.2.1.4 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平衡施肥,提高树体抗病虫能力 。
9.2.1.5 提高采果质量,减少果实伤口,降低果实腐烂率。
9.2.2 物理防治
9.2.2.1 用黑光灯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或驱避吸果夜蛾、金龟子、卷叶蛾等害虫。
9.2.2.2 用黄色粘胶板诱集蚜虫、蓟马、粉虱 、木虱、小实蝇 等害虫。
9.2.3 生物防治
9.2.3.1 橘园生草或种植三叶草、藿香蓟等 。
9.2.3.2 人工引移、繁殖释放天敌 ,如用钝绥螨等防治螨类,用日本方头甲和湖北红点唇瓢虫等防治蚧
类,用松毛虫赤眼蜂防治卷叶蛾等 。
9.2.2.3 采用信息素或食物诱杀柑橘小实蝇 和拟小黄卷叶蛾等害虫 。
9.2.2.4 嘴壶夜蛾发生严重的地区可在橘园 周边人工种植中间寄主木防己, 引诱成虫产卵, 再集中杀灭。
9.2.4 化学防治
9.2.4.1 在前期采用的农业、物理和生物各项防控措施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情况下,在确保人员、产品
和环境安全的前提下,配合使用低风险农药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 013—2019
5 9.2.4.2 根据病、虫情预测预报,选择最佳防治时机,选择对主要防治对象 NY/T 393允许使用的农药品
种,提倡兼治和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使
T-ZNZ 013—2019 绿色食品 柑橘生产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0:5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