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_13.280 7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1288—2007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 Limits for human local exposure to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mitted bymobilephones 2007-11-14发布 2008-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21288—2007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全国照射人体有关电、磁和电磁领域评定方法标准化技术工作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信息 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兆进、滕俊恒、王洪博、徐培基。 I GB 21288—2007 引言 移动电话在使用时靠近人体头部,其电磁辐射暴露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为保护公众健康,特制定 本标准。 GB21288—2007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靠近人体头部使用,能发射电磁波的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公众头部暴露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提供公众靠近人体头部使用的发射频率在30MHz~6GHz范围的移动电话。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1 公众暴露publicexposure 对处于非控制条件下的各种年龄阶段及不同健康状况,并且不会意识到暴露的发生和对其身体造 成的危害,不能有效地采取防护措施的个人的暴露。 2.2 局部暴露localexposure 人体表面的局部暴露于电磁场的暴露 2. 3 电磁辐射electromagneticradiation a)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的现象。 b)能量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 注:“电磁辐射”一词的含义有时也可引申,将电磁感应现象也包括在内。 2. 4 比吸收率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SAR 生物组织单位时间(dt)单位质量(dm或pdV)所吸收的电磁波能量(dW)。 MP/p MP/P SAR= (1) (up)p (AP)P SAR单位为W/kg。 注:SAR可按下式计算: SAR = E? .(2 ) p dT .(3) 式中: E 一组织中电场强度的有效值,V/m; 机体组织的导电率,S/m; 机体组织的密度.kg/m3: Ch 机体组织的热容量J/(kgK); LP 起始时刻机体组织内的温度变化率,K/s。 dt Ir= 3暴露限值 任意10g生物组织、任意连续6min平均比吸收率(SAR)值不得超过2.0W/kg。 1 GB 21288—2007 4标识要求 所有提供公众靠近人体头部使用的移动电话应标识下列内容: 4.1在产品说明书中应以黑体字表示:“本产品电磁辐射比吸收率(SAR)最大值为X.XW/kg,符合 国家标准GB21288一2007的要求。”,并鼓励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电磁辐射比吸收率(SAR)最大值 注:×代表数字0~9。 4.2 在产品说明书上应标明心脏起搏器、助听器、植人耳涡等使用者在使用本产品时需注意的事项。 21 GB 21288—2007 4标识要求 所有提供公众靠近人体头部使用的移动电话应标识下列内容: 4.1在产品说明书中应以黑体字表示:“本产品电磁辐射比吸收率(SAR)最大值为X.XW/kg,符合 国家标准GB21288一2007的要求。”,并鼓励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电磁辐射比吸收率(SAR)最大值 注:×代表数字0~9。 4.2 在产品说明书上应标明心脏起搏器、助听器、植人耳涡等使用者在使用本产品时需注意的事项。 21 GB 21288—2007 4标识要求 所有提供公众靠近人体头部使用的移动电话应标识下列内容: 4.1在产品说明书中应以黑体字表示:“本产品电磁辐射比吸收率(SAR)最大值为X.XW/kg,符合 国家标准GB21288一2007的要求。”,并鼓励在产品外包装上标明电磁辐射比吸收率(SAR)最大值 注:×代表数字0~9。 4.2 在产品说明书上应标明心脏起搏器、助听器、植人耳涡等使用者在使用本产品时需注意的事项。 21
GB 21288-2007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1 11:29:28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30.7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31499-2015 信息安全技术 统一威胁管理产品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pdf
GB-T 37378-2019 交通运输 信息安全规范.pdf
GB-T 16902.5-2017 设备用图形符号表示规则 第5部分:图标的设计指南.pdf
DB11-T 1640-2019 冷库系统节能监测 北京市.pdf
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pdf
GB-T 37697-2019 露天煤矿边坡变形监测技术规范.pdf
GB-T 33887-2017 无损检测仪器 工业光纤内窥镜检测仪.pdf
GB-T 6996-2012 透射式电视测试图.pdf
GB-T 25745-2010 铸造铝合金热处理.pdf
T-ZGCSC 003—2022 智慧城市 知识体系框架.pdf
GB-T 34945-2017 信息技术 数据溯源描述模型.pdf
GB-T 26312-2010 蒸发金.pdf
GB-T 13234-2018 用能单位节能量计算方法.pdf
T-CERACU 205—2022 数字素养与技能认证.pdf
DB37-T 4319—2021 水利物联网终端技术规范 山东省.pdf
GB-T 11615-2010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pdf
GB-T 41139-2021 信息分类编码及元数据标准符合性测试要求.pdf
DB32-T 4659.2-2024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规范 第2部分:疾控机构医防融合工作指南 江苏省.pdf
GB-T 711-2017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pdf
GB-T 43004-2023 发制品 柔顺性试验方法.pdf
1
/
3
5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430.7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