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 05 张 DB1307 家 口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7/T 284 —2019 藜麦田间试验调查记载规范 2019-07-04 发布 2019-08-04 实施 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07/T 284—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张家口分院、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新军、周海涛、李天亮、刘文婷、杨晓虹、李峰、白静、李云霞、曹丽霞、 赵世锋、葛军勇、左文博、刘君馨、石碧红、乔万江、姚月霞、马建青。 1 DB1307/T 284—2019 藜麦田间试验调查记载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藜麦田间试验的物候期、植物学特征、抗逆性、经济性状、产量等调查记载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张家口地区藜麦田间试验。 2 物候期 各生育阶段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2.1 播种期 实际播种的日期。 2.2 出苗期 全试验区有 50 %以上的植株子叶露出地面 1 cm 时为出苗期。 2.3 起身期 全试验区有 50 %的植株达到 30 cm 时,代表植株进入迅速生长时期,此期称为起身期。 2.4 现穗期 全试验区有 50 %的植株顶部开始出现幼穗,此期称为现穗期。 2.5 开花期 全试验区有 50 %的植株顶部外端出现小米粒状的突起,此期称为开花期。 2.6 灌浆期 全试验区有 70 %的穗子顶部小穗已授粉,植株顶部外端出现小米粒状的突起开始膨大,穗子开始 变紧凑并扩大,此期称为灌浆期。 2.7 乳熟期 全试验区有 70%的穗子上部籽粒灌浆程度进入乳质化,并伴有籽粒外部护颖裂开,穗子紧凑并迅 速扩大到极点,称为乳熟期。 2.8 腊熟期 全试验区有 70 %的穗子上部籽粒灌浆程度进入腊质化,可很轻易的切开籽粒,看到白色淀粉,此 期穗子开始由绿色变为红色、紫色、黄色等,穗子开始变松,称为腊熟期。 2.9 成熟期 全试验区有 90 %以上植株,茎秆由绿色变为红色、紫色,叶子开始变黄、穗子颜色开始变浅,籽 粒变硬,此时期为成熟期。 2.10 生育期 出苗期至成熟期的生育天数。 2 DB1307/T 284—2019 3 植物学特征 3.1 幼苗颜色 分绿色、红色、紫色三种颜色,于四叶期至六叶期观察记载。 3.2 幼穗颜色 分绿色、红色、紫色三种颜色,于现穗期观察记载。 3.3 茎 3.3.1 茎色 分为黄、红、紫、绿色或斑纹状,在腊熟期记载。 3.3.2 茎粗 从地表向上 10cm 处主干的直径,在腊熟期记载。 3.4 株型 主干型、多干型两种,于成穗后期记载。 主干型:植株高度的 2/3 以下无小穗分枝 多干型:植株 10cm 以上处长出多条支干,形成小穗分枝。 3.5 穗子 3.5.1 穗型 根据穗分枝与着生轴的着生状态,分为直立松散型、直立集中型、下垂型三种。 直立松散型:穗子各个小枝生长较为分散,每个小穗都有一定的距离。 直立集中型:穗子各小枝集中着生,形成一个整体的大穗。 下垂型:穗子形成后从穗子基部开始下垂。 3.5.2 穗色 根据穗子的颜色,分为黄、桔、粉、紫、黑色五种,在腊熟期开始记载。 3.6 籽粒 3.6.1 粒型 分圆片型、铁饼型两种。参考蔬菜表达 3.6.2 粒色 分白、黄、红、黑色四种。 3.6.3 大小 分大、中、小三级。 大粒:千粒重 3.2 g 以上。 中粒:千粒重 2.5 g-3.2 g。 小粒:千粒重 2.5 g 以下。 3 DB1307/T 284—2019 4 抗逆性 4.1 抗旱性 分 5 级,注明干旱出现时期、持续天数。 1 级:植株叶片生长正常无萎蔫现象。 2 级:部分植株叶片枯黄,叶片略有卷曲现象。 3 级:较多植株叶片卷缩枯黄。 4 级:叶片明显卷缩,色泽显著深于该品种的正常颜色,下部叶片开始变黄。 5 级:叶片明显萎缩严重,下部叶片变黄至变枯。 4.2 抗病性 4.2.1 茎腐病 乳熟田间调查总穗数和发病穗数,计算发病百分率,病害级别根据发病株率划分。 发病率(%)=发病穗数/总穗数×100% 分 级 描 述 抗性评价 1 病株率 1-1.0 高抗 HR 3 病株率 1.0-5.0 抗 R 5 病株率 5.1-20.0 中抗 MR 7 病株率 20.1-40 感 S 9 病株率 40.1-100 高感 HS 4.2.2 叶斑病和霜霉病 分抗、中、感记载。 4.3 倒伏性 记载每次倒伏时间、面积及程度,并注明倒伏原因及恢复能力。 4.3.1 倒伏比例 目测,以百分率表示。 4.3.2 倒伏程度 分五级 0 级:未倒伏。 1 级:植株倾斜度在 15°以内。 2 级:植株倾斜度在 15°~45°之间。 3 级:植株倾斜在 45°~85°。 4 级:植株倾斜度超过 85°以上。 4.3.3 倒伏类型 分根倒、茎倒两种记载。 4.3.4 倒伏时间 以月/日表示,同时注明倒伏原因。 4 DB1307/T 284—2019 4.3.5 倒伏恢复情况 以能、否表示。 5 经济性状 5.1 株高 成熟时田间在固定样点内测量,或室内考种时测量。测量主茎地上部至穗顶部长度,单位:cm。 5.2 穗部性状 5.2.1 取样 在固定样点内随机取 3~5 个穗,考取穗长、穗码数、穗粒数、穗粒重。 5.2.2 穗长 测量 3~5 个穗基部至顶部小穗节的长度,取其平均值,单位:cm。 5.2.3 穗码数 数取 3~5 个穗的穗码数,取其平均值,单位:个。 5.2.4 穗粒重 称取 3~5 个穗的粒重,取其平均值,单位:g。 5.3 千粒重 小区脱粒风干后,随机取样两份,每份 500 粒,分别称重,两次相差不得大于 0.5g,两次结果相加 即为千粒重,以 g 表示。 5.4 容重 用容重仪测量籽粒容重,单位 g/L。 6 产量 6.1 籽实产量 6.1.1 小区籽实产量 小区脱粒的种子加取样点脱粒种子的风干重量为小区产量。小区产量一般称 2~3 次,或更多,直至 最后 2 次的种子重量不变时为小区产量,以 kg 表示。 去掉边行 实测实收。 6.1.2 单位面积籽实产量 以小区产量换算亩产量,以 kg/亩表示。 6.2 生物产量 6.2.1 小区生物产量 籽实产量加秸草产量为生物产量,以 kg 表示。 5 DB1307/T 284—2019 6.2.2 单位面积生物产量 换算方法同籽实产量。 6

pdf文档 DB1307-T284-2019 藜麦田间试验调查观察记载规范 张家口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07-T284-2019 藜麦田间试验调查观察记载规范 张家口市 第 1 页 DB1307-T284-2019 藜麦田间试验调查观察记载规范 张家口市 第 2 页 DB1307-T284-2019 藜麦田间试验调查观察记载规范 张家口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09:40:5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