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05 承 DB1308 德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8/T 307—2022 仁用杏‘中仁 5 号’栽培技术规程 2022-08-18 发布 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08-20 实施 发 布 DB1308/T 307—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承德市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承德市农林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楷斌、乌云塔娜、陈柏华、王淋、韩建国、刘慧敏、侯向伟、包文泉、项福 星、鲍民胡、郭敬洋、赵罕、柴晓慧、朱高浦、巴金磊、杜宏儒、王健强、朱小青、闫尚军、李荣银。 I DB1308/T 307—2022 仁用杏‘中仁 5 号’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仁用杏‘中仁5号’栽培的产地条件、建园、高接换优、土肥水管理、花果期管理、 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内容以及生产记录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仁用杏‘中仁5号’栽培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LY/T 1558-2017 仁用杏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LY/T 2824-2017 杏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仁用杏‘中仁5号’ 蔷薇科李亚科杏属抗寒品种,于2018年12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耐旱、耐 寒、耐瘠薄能力强。枝条直立;一年生枝向阳面紫红色,背光面浅绿色,叶形卵圆形。异花结实,花期 抗倒春寒能力强;果实近圆形,常呈串状聚集生长,成熟时变黄;果实平均纵径25.66 mm、平均横径24.20 mm,平均单果重10 g、单仁重0.5 g、出仁率44.89 %;仁苦,饱满,离核。4~5年进入盛果期,丰产性 强,亩杏仁产量达55.5 kg。 4 4.1 产地条件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4.5 ℃,年无霜期≥120 d,≥10 ℃有效积温≥2500 ℃,年降水量≥400 mm。 4.2 立地条件 土层厚度≥50 cm,土壤pH值6.0~8.2。山地建园选择通风、光照条件较好,坡度≤25°的坡地; 平地建园避开土壤粘重、排水不畅、通风不良的洼地。 5 5.1 建园 园地规划 1 DB1308/T 307—2022 栽植前进行园地规划设计,以施工地块为单位,对道路、防护林体系、水利配套、管护用房、晾晒 场、整地规格方式等进行全面规划。 5.2 栽植 5.2.1 整地施基肥 秋季进行穴状整地。穴的大小为 100 cm×100 cm×80 cm。表土、底土分开放置,施入有机肥每穴 30 kg~50 kg,灌水沉穴,视情况再回填土。 5.2.2 苗木准备 使用健壮的一级或二级嫁接苗,苗木分级标准按照 LY/T 1558-2017 中 3.6 的规定执行。栽植前 修剪根系,解除嫁接口绑缚材料,剪除砧木萌条,将苗木根系在水中浸泡2 h~4 h后,用泥浆蘸根。泥 浆由0.1 %高锰酸钾、0.6 %磷酸二氢钾、0.3 %锌肥、浓度 50 mg/kg~60 mg/kg ABT1号生根粉和适量黏 土加清水搅拌组成。肥料使用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5.2.3 栽植时间 苗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萌芽前。 5.2.4 栽植密度 根据立地条件确定。一般栽植密度为 3 m×4 m~2 m×4 m,平均56~83株/亩。授粉树配置比例为 1:5 ~6。 5.2.5 栽植方法 裸根苗:采取“三埋两踩一提苗”方式栽植;容器苗:将不容易降解的容器去除,栽植深度为苗木 根颈原土印与地面持平。 5.2.6 修树盘 定植后,在树干周围修筑树盘,树盘直径 1.0 m~1.2 m,穴中心呈锅底形。修好树盘后浇透水。 5.2.7 覆膜保墒 以苗干为中心,铺与树盘相同大小的黑色地膜,四周压实。 5.2.8 定干 春季萌芽前定干,高度 80 cm~100 cm,整形带内留5 ~7 个饱满芽。 6 6.1 高接换优 改造对象 选择立地条件较好、地势开阔平缓、杂灌木较少的山杏纯林。 6.2 2 林地清理 DB1308/T 307—2022 非生长季清除林地内的灌木和杂树;生长季节整地修树盘,清除萌条和有害生物。清除灌木和杂树 时,需要依据林业法律法规按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6.3 砧树处理 生长势较弱的衰老树,平茬更新后改接。在非生长季平茬,每丛选留1 ~2 个健壮萌条,嫁接前定 干,高度40 cm~60 cm。 生长健壮的结果树,采用高接法。去掉中心干,选留粗度≤4 cm、分布均匀的枝条3 ~5 个,留30 cm~ 40 cm进行缩剪。 6.4 嫁接 6.4.1 接穗采集 枝接,休眠期采集接穗,长度40 cm~50 cm,接穗30 ~50 根为一捆;芽接,采穗前3 d~4 d浇透水, 宜在上午10:00之前或下午16:00后采集,随接随采,剪下来的接穗及时剪掉叶片,留叶柄,长度20 cm~ 30 cm。每捆接穗标记品种标签。 6.4.2 接穗贮藏 夏季接穗采集后,竖直放到水桶里,水没过下剪口1 cm~2 cm,接穗露出部分用湿毛巾包裹;不能 及时嫁接的,放在2 ℃~5 ℃的低温环境暂时保存;长途运输的接穗用冰袋降温,冰袋与接穗之间用干 毛巾隔开。休眠期采集的接穗,用塑料薄膜密封好,置于2 ℃~5 ℃冷库、地窖或沙藏保藏。 6.4.3 枝接 4月上旬至5月上旬,采用劈接或腹接法。嫁接后,随时抹除嫁接口以下萌发的新枝。根据整形需要 选留3 ~5 个枝条作为主枝或侧枝培养,其余疏除。培养结果枝组的新梢长度≥20 cm时第1次摘心,新 梢长度≥50 cm时第2次摘心。根据嫁接口愈合情况,及时解除绑缚材料。 6.4.4 芽接 7月上旬至8月上旬,选择1 ~2 年生枝条采用带木质部芽接法。嫁接10 d ~15 d后检查成活情况, 未成活的及时补接。翌春嫁接芽萌发前剪砧。 7 土肥水管理 7.1 土壤管理 7.1.1 刨树盘 结合施肥、浇水,每年春、秋季各刨树盘1次,深10 cm~20 cm。春季刨树盘后用碎秸秆或杂草覆 盖,秋季刨树盘时翻入土中。 7.1.2 间作 幼树期可间作薯类、豆类或中药材等矮秆、浅根作物,也可间种绿肥或生草。 7.1.3 除草 每年除草2~3次。采用机械割草还田的方式控制杂草。 3 DB1308/T 307—2022 7.2 施肥 盛果期开始,每年施基肥1次,环状开沟,深20 cm~30 cm,沟内施入有机肥30 kg~50 kg/株并覆 土。 7.3 水分管理 7.3.1 浇水 第1次浇水在土壤解冻后至开花前15 d;生长季视土壤墒情浇水1~2次;土壤结冻前浇封冻水。 7.3.2 排水 雨季前修好园内排水沟,保证园区内50 cm以上土层雨后积水不超过24 h。 8 花果期管理 8.1 防晚霜 按照 LY/T 1558-2017 中 4.2.1的规定执行。 8.2 提高座果率 8.2.1 配置授粉树 选择与‘中仁5号’花期相同或相近、亲和力强、经济价值高的品种,如‘中仁4号’、‘中仁8号’、 ‘中仁10号’等。 8.2.2 人工授粉 采集授粉品种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授粉方法按照 LY/T 1558-2017 中 4.2.2.1 的规定执行。 9 整形修剪 9.1 整形 自然圆冠形。主干高 60 cm~100 cm,全树留 3~5 个主枝,分 1~2 层错落着生在主干上,主枝层 间距 50 cm~60 cm,基角 50°~60°,主枝上每隔 40 cm~60 cm 留 1 个侧枝,侧枝上着生结果枝组。 树高控制在 2.5 m~3.0 m,落头开心。 9.2 9.2.1 修剪 幼树修剪 以轻剪为主。对选留的主枝中短截,促发侧枝并继续延长生长,采用支、撑、拉等方法开张主枝角 度。采用先缓后缩或先缩后缓的方法培养大中小等各类结果枝组。疏除重叠枝、竞争枝、病虫枝等。 9.2.2 盛果期树修剪 疏除树冠内的竞争枝和徒长枝,对主枝的延长枝短截,树高控制在2.5 m~3.0 m;串花枝连续结果 3 ~4 年后从基部潜伏芽处回缩,促生新枝,重新培养串花枝结果。 4 DB1308/T 307—2022 9.2.3 夏剪 随时疏除树冠内生长过密的新生枝和病虫枝;6月下旬至7月上旬花芽分化前对当年新生结果枝进行 摘心或扭梢。 10 病虫害防治 ‘中仁5号’主要病害种类有杏疔病和杏流胶病;主要虫害种类有黑绒金龟子、杏球坚蚧壳虫、杏 仁蜂、天幕毛虫等。杏流胶病防治措施按照 LY/T 2824-2017 中第6章的规定执行;其他病虫害防治措 施按照 LY/T 1558-2017 中 4.4 的规定执行。 11 11.1 采收 采收期 当果皮变成黄褐色,果肉自然开裂达到10 %以上时采收。 11.2 采收方法 采用木竿敲落或机械振荡树体等方式采收,尽量避免枝叶、花芽损伤。 11.3 处理与贮藏 采收后及时脱掉果皮,去除杂物,晾晒杏核,当杏仁含水量<10 %时,装袋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 保存。 12 生产记录 建立生产档案,对接穗来源、生长各阶段的时间和具体技术指标等内容进行详细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1308-T 307-2022 仁用杏‘中仁5号’栽培技术规程 承德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09:42:5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