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05 丽 DB5307 江 市 地 方 标 准 DB5307/T13.2—2022 代替 DB 5307/T 13.2-2019 秋播红花栽培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栽培管理技术 2022-07-06 发布 2022-08-06 实施 丽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07/T13.2—2022 前 言 DB5307/T 13《秋播红花栽培技术规范》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生产环境条件; ——第2部分:栽培管理技术; ——第3部分:病虫害防治。 本部分为DB5307/T 13《秋播红花栽培技术规范》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部分代替DB5307/T 13.2—2019《秋播红花栽培技术规范 第2部分:栽培管理技术》,本文件与 DB5307/T 13.2-2019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a)删除了规范引用文件“GB 4407.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作物”; b)修改了红花品种选择、种子质量、种子选育等内容; c)修改了整地、播种、施肥、间苗定苗、中耕培土、花丝采收等技术内容。 本部分由永胜县红花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 本部分由丽江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丽江永胜边屯食尚养生园有限公司、永胜县农业农村局、永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季正俊、子炳烈、芮珠明、宁加朝、高明超、李宗林、高仕伦、欧阳宗琴、汤 晓梅、王国、王言棚、魏令元、李丽春。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5307/T 13.2-2012; ——DB5307/T 13.2-2019。 DB5307/T13.2—2022 引 言 红花及其产品用途广,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食品、化妆品、印染等行业。永胜红花种植有着悠久的 生产历史,DB5307/T 13-2012自2012年9月28日实施(2019年第一次修订)以来,其先进成熟的栽培技 术在加强永胜冬季农业特色经济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传统的红花种植季节为春、夏,红花种植由春播、夏播改秋播后,适应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 化,适宜的范围极广。随着农民生产技术的提高、红花栽培管理技术的进步、红花产品主要用途的变化 及高效低毒微毒新农药的不断应用,为适应市场对产品质量的期望值和适应新种植区要求,需对该规范 进行修订。 为便于推广及操作,文件分三部分对永胜红花栽培的生产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做 了规定,本部分主要说明栽培管理技术。 III DB5307/T13.2—2022 秋播红花栽培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栽培管理技术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秋播红花标准化栽培的一般要求、栽培技术、田间管理、采收、运输和贮存、生产档 案等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秋播红花田间栽培管理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一般要求 3.1 水质要求 红花田灌溉水清洁无污染,符合 GB 5084 标准。 3.2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永胜生态环境的红花品种,不断引进优质高产品种。 3.3 节令要求 红花播种节令一般在 9、10 月份,有水源保障的田块,最佳播种节令为 10 月 5 日~10 月 25 日。 灌溉条件差的田块,在 9 月中、下旬播种。海拔偏高地区适当早播。 3.4 肥料使用准则 3.4.1 肥料使用原则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3.4.2 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肥料和生物肥料。 3.5 农药使用准则 农药使用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 4 栽培技术 4.1 选用良种 1 DB5307/T13.2—2022 4.1.1 选用株高中等、花蕾大、花丝多、结实率高的优良品种。 4.1.2 种子选育 在用种上要建立种子繁育田进行提纯复壮,在红花良种繁育中采取单株选择法(即选品系内株高中 等、花蕾大、花丝多、结实率高的若干优良单株,混合脱粒,于次年繁殖,在繁殖田中继续选择优良单 株作为下年繁殖田用种,其余的去杂去劣后供大田用种)。 4.1.3 种子质量 要求选用经过精选加工的成熟饱满种子。 4.1.4 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在太阳下晒1 d~2 d后用清水浸泡8 h(阴天或土壤湿度大时不浸种),捞出种子 在种子表皮水未干前,用敌克松或多菌灵以种子量的2 %~2.5 %拌种进行消毒处理,待种子表皮水份干 后立即播种。 4.2 4.2.1 选地和整地 选地 秋播红花适应性较强,红花的生长喜温暖干燥、光照充足的气候,耐旱、怕涝,忌高温高湿。选择 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有灌溉条件的壤土、砂质壤土种植。 4.2.2 整地 整地前每666.7㎡施腐熟农家肥1000 kg~1500 kg,整地时做到精细整地,田平土碎,能排能灌, 不渍水。 4.2.3 开沟理厢 遵循有利于排灌畅通的原则,在种植区域划片统一株行走向,做到田平、土细、沟直。采用双行单 株密植。 4.2.3.1 水源条件好,地下水位高的田块采用高垄播种。每间隔 80 cm 开厢,厢面宽 50 ㎝,沟宽 30 ㎝, 沟深 25 ㎝,厢面呈板瓦形。 4.2.3.2 干旱灌溉条件差,地下水位低的田块采用开沟播种。每间隔 80 cm 开沟,沟宽 30 ㎝,沟深 20 ㎝,沟面呈等腰梯形。 4.3 播种 每666.7 ㎡用种1 kg~2 kg,每穴播种2 粒~3 粒,人工覆土厚度2 ㎝。 4.3.1 采用厢面播种时,将处理过的种子点于厢面,离厢边 10 cm,使厢面行距 30 cm,穴距 20 cm,厢 面两侧种穴错位 1/2,使种穴呈三角形。 4.3.2 采用开沟播种时,将处理过的种子点于沟的两侧,两行(即种穴)间距 30 cm,穴距 20 cm,两侧 种穴错位 1/2,使种穴呈三角形。 2 DB5307/T13.2—2022 4.4 合理密植 合理的基本苗数和适宜的群体,有利于提高花丝和籽粒产量。 4.4.1 高肥力田行(穴)距 20 cm,每穴留 1 株,每 666.7 ㎡ 9000 株~10000 株。 4.4.2 中肥力田行(穴)距 15 cm,每穴留 1 株,每 666.7 ㎡ 12000 株~13000 株。 4.4.3 低肥力田行(穴)距 13 cm,每穴留 1 株,每 666.7 ㎡ 14000 株~15000 株。 4.5 科学施肥 施肥遵循NY/T496 的规定。 4.5.1 施肥原则 坚持农家肥与化肥相结合,底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施肥原则。 4.5.2 基肥 以农家肥为主,辅以一定量化肥。每 666.7 ㎡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1000 kg~1500 kg 作基肥;开好播种沟(厢)后以 N-P-K:10:10:10 的复合肥 30 kg~40 kg 做种肥施于播种沟内;每 666.7 ㎡施普通过磷酸钙 40 kg。 4.5.3 追肥 kg~15 kg。 5 高肥力田块可不再追施,其它田块看田看苗,于现蕾期结合灌水每 666.7 ㎡追施尿素 5 田间管理 5.1 间苗定苗 在红花幼苗长出 3 片~4 片真叶时,要求间去病苗、弱苗和杂株(大苗),每穴留 1 株~ 2 株中等苗,缺苗的应带土移栽补苗,使补的苗与留的苗生长一致。 5.2 中耕培土除草 进行 2 次,第 1 次结合间苗、定苗、补苗疏松表土,除去杂草;第 2 次在苗高 30 cm 左右时中耕培土除草,将播种沟两侧的厢面土培入根部,起垄稳住植株,使厢面变成垄沟。 5.3 合理灌溉 秋播红花播种处于旱季,红花在现蕾和开花期对水份最敏感,在开花前和花期需水量 大,喜湿润。一般在伸长期、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分别灌水 1 次,灌水以水上厢为宜,做到速灌 速排,严禁田间渍水。 6 采收 6.1 花丝采收 6.1.1 秋播红花于 4 月上、中旬开花,当花丝萎蔫时选择早晚花丝较软时采收;采收过早影响籽粒充 实,过晚则花丝脱落,影响产量。 6.1.2 花丝采回后均匀摊凉于通风透光处,让其氧化成熟,在摊凉过程中,随时进行翻晒,防止霉变。 6.1.3 花丝采收、晾晒过程中,相关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严格控制水分和杂质,水分要求≤5 %。 6.2 6.2.1 红花籽采收 采收时间 采花结束后 10 d~15 d 在田间植株 85 %的球果变黄,籽粒成熟时适时进行采收。 3 DB5307/T13.2—2022 6.2.2 采收方法 割下植株晒干、脱粒、收籽。禁止在公路、沥清路面及粉尘污染严重地方脱粒、晾晒。 红花籽可榨油食用,以红花籽为原料,生产的食用红花籽油其亚油酸含量高达 86.33 %。 6.3 副产品处理 红花标准化生产的副产物包括秸秆,其秸秆可粉碎作饲料,但怀孕母畜不能饲喂红花副产物。 7 运输和贮存 7.1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 7.2 贮存 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 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若进行仓库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 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规定。 8 生产档案 8.1 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 8.2 对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控和采收各环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详细记录。 4

pdf文档 DB5307-T 13.2-2022 秋播红花栽培技术规范 第2部分:栽培管理技术 丽江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7-T 13.2-2022 秋播红花栽培技术规范 第2部分:栽培管理技术 丽江市 第 1 页 DB5307-T 13.2-2022 秋播红花栽培技术规范 第2部分:栽培管理技术 丽江市 第 2 页 DB5307-T 13.2-2022 秋播红花栽培技术规范 第2部分:栽培管理技术 丽江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09:53:0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