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CCS B 31 4117 驻 马 店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7/T 337—2022 辣椒节水减肥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2022 - 07 - 26 发布 2022 - 08 - 26 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17/T 337—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瓜菜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正阳县傅寨乡社会事务服务中心、驻马店市质量技术监督 检验测试中心、上蔡县植保植检站、上蔡县华陂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正阳县园艺 站、驻马店市土壤肥料技术服务站、 平舆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正阳县新阮店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上蔡县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上蔡县无量寺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新农村建设服务中 心、黄淮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艳、赵红星、王勇、吴晗、付艳峰、张高强、段建修、尹川川、江琳、姜俊、 冯起省、关翠霞、蒲海玲、施新长、焦迎迎、游鑫、姬宇飞、杨瑞晗、刘军和、田士林。 I DB 4117/T 337—2022 辣椒节水减肥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辣椒节水减肥滴灌的术语和定义、滴灌系统、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播种、定植、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辣椒节水减肥滴灌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6715.3 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 茄果类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理标准(试行) GB/T 13663.2 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 管材 GB/T 19812.3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内镶式滴灌管及滴灌带 GB/T 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CJJ 101-2016 埋地塑料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393-2020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2118-2012 蔬菜育苗基质 NY/T 2312-2013 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滴灌系统 4.1 首部枢纽 4.1.1 供水控制装置 选用潜水泵和恒压变频控制装置。 4.1.2 施肥罐 选用重力施肥罐、压差式施肥罐等。 2 DB 4117/T 337—2022 4.1.3 过滤器 水源处一级过滤宜选用离心式和筛网式过滤器组合过滤,施肥罐出口处二级过滤宜选用120目~200 目叠片或筛网式过滤器,过滤器的选择按GB/T 50485的规定执行。 4.1.4 配件 安装包含控制阀、水表、压力表等配件,配件的选择按GB/T 50485的规定执行。 4.2 输配水管网布置及选材 4.2.1 主管 采用塑料给水管,管材选择应符合CJJ 101-2016的规定。 4.2.2 支管 采用聚乙烯(PE)管,管材选择应符合GB/T 13663.2的规定,壁厚2.0 mm~2.5 mm,管径32 mm~ 50 mm,应铺在地面。 4.2.3 滴灌带 应符合GB/T 19812.3的规定,壁厚0.2 mm~0.5 mm,管径10 mm~16 mm,滴头间距30 cm~40 cm, 应布置在畦面植株根部附近,与畦长相同。 4.3 滴灌系统安装施工及运行 滴灌系统安装施工及运行应符合GB/T 50485的规定,定期检测使用的安全性。 5 产地环境要求 土壤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6 品种选择 选择本区域适应性广、抗病、优质、抗逆性好、商品性好、连续坐果能力强、耐低温弱光的品种。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3的要求。 7 育苗 7.1 设施消毒 7.1.1 熏蒸法 在育苗前,设施提前7d~10d用硫磺熏蒸。具体方法是每亩棚室用硫磺2 kg~3 kg与4 kg~6 kg锯 2 2 末混合后,每100 m ~150 m 布设一点,在密封条件下熏蒸一昼夜。 7.1.2 高温闷棚法 选择夏季连续晴好天气,密闭棚室两周以上,保持最高温度在55 ℃以上30d左右。 3 DB 4117/T 337—2022 7.2 基质配制 宜选用质轻、保水透气性好,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有机物质和矿质元素)的材料配制。基质配方 按草炭:蛭石:珍珠岩比例3:1:1的体积比混匀,也可使用配制好的商品育苗基质,应符合NY/T 2118-2012 的要求。 7.3 基质消毒 7.3.1 福尔马林消毒 播种前20d,每1000 kg基质加入25 kg~30 kg 40 %福尔马林100倍液,充分拌匀后盖膜密封7d,然 后揭膜,晾晒2周后备用。 7.3.2 化学药剂消毒 播种前7d,每1000 kg基质加入25 g~30 g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干粉,充分拌匀后盖膜密封2d~ 3d备用。 7.4 基质装盘 蔬菜育苗基质应符合NY/T 2118-2012的规定。将基质加水搅拌,掌握用手轻握成团,指缝间有水渗 出且不下滴即可。采用人工将预湿好的基质装入穴盘中,保证每个空穴装满基质,装盘后刮平盘面,使 每个格室清晰可见。 7.5 播种 7.5.1 播种期 早春设施栽培一般12月初~翌年1月初播种育苗;秋延后设施栽培一般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7.5.2 种子处理 包衣种子可以直接进行播种。未包衣的种子应按照NY/T 2312-2013进行物理消毒或化学消毒。 7.5.3 播种方法 穴盘以50孔或72孔为宜,播种深度在0.8 cm~1.0 cm,播后覆盖,播种后穴盘上覆盖地膜保湿。 7.6 苗期管理 7.6.1 温度管理 温度指标见表1。 表1 温度指标 生育期 白天温度 夜间温度 播种~齐苗 28 ℃~30 ℃ 18 ℃~20 ℃ 齐苗~第1真叶展开 25 ℃~27 ℃ 13 ℃~15 ℃ 第1真叶展开~定植前7天 25 ℃~30 ℃ 15 ℃~18 ℃ 定植前7天~定植 23 ℃~26 ℃ 12 ℃~13 ℃ 7.6.2 光照要求 4 DB 4117/T 337—2022 采用透光性强,无滴效果好的棚膜覆盖,以利于增加光照,达到增光保温的目的。早春育苗在保证 秧苗不受冷害的前提下,尽量早揭晚盖覆盖物;夏季育苗在保证秧苗光照充足的前提下,尽量早盖晚揭 遮阳网。 7.6.3 水分管理 出苗后,保持基质相对含水量60 %-70 %,选择晴天上午浇水,严谨晚上浇水。 7.6.4 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A、附录B。苗期要注意预防猝倒病和立枯病。应覆盖防虫网减少病虫害发 生。农药使用应严格按照NY/T 393-2020的规定执行。 7.6.5 壮苗标准 早春育苗日历苗龄90d~100d,夏季育苗日历苗龄65d~75d,株高18 cm~20 cm,8叶1心或9叶1心, 茎粗0.4 cm以上,叶色浓绿,叶片肥厚,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8 定植 8.1 整地施肥 应提前10d~15d深耕晒垡,耙平整碎土块。每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00 kg~4000 kg,硫基三元 复合肥50 kg、生物菌肥40 kg,结合深翻施入土壤。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2010的要求。 8.2 定植时间 定植时10 cm地温稳定在12 ℃以上;秋延后一般在8月末定植。 8.3 定植方法 采用宽窄行地膜覆盖定植。按照宽行80 cm,窄行(沟)50 cm大小进行做畦,定植按株距40 cm~ 45 cm挖穴,然后浇水,以水稳苗,水渗后封穴;栽植深度以埋住土坨1 cm~2 cm为宜。 8.4 定植密度 每亩定植2300株~2500株。 9 田间管理 9.1 滴灌管道清洗 施肥前后,把滴灌系统支管的控制阀门完全打开,滴清水15 min~20 min,冲洗管道。根据施肥方 案将定量的肥料溶于水中,用纱布(网)过滤后倒入施肥罐(器),打开控制阀进行施肥。 9.2 节水减肥方法 3 3 定植期:充足灌水1次,每亩水量7 m ~8 m 。 3 3 缓苗期:宜在定植后3d的晴天上午灌水1次,每亩水量7 m ~8 m ,追施水溶肥料。 32 3 开花期:灌水1次~2次,每亩水量3 m ~5 m 。 5 DB 4117/T 337—2022 3 3 坐果期:5d~6d灌1次水,每亩水量10 m ~12 m ,追施1次磷钾肥。 3 3 采收期:5d~6d灌1次水,每亩水量10 m ~12 m ,每间隔10d~12d追肥1次。 9.2 温度指标 温度指标见表2。 表2 温度指标 生育期 白天温度 夜间温度 定植~缓苗 28 ℃~30 ℃ 18 ℃~20 ℃ 开花座果期 25 ℃~28 ℃ 18 ℃~20 ℃ 果实膨大期 25 ℃~28 ℃ 15 ℃~17 ℃ 9.3 光照要求 早春阴冷天气较多,大棚内光照强度不足,每天应清除棚膜表面灰尘和杂物,增加光照强度;夏秋 季节白天高温天气,要进行适当遮荫。 9.4 除草培垄 及时清除沟边杂草。结合除草将沟底清平,并将散土培至植株周围。定植穴的杂草用手拔除。 9.5 整枝 门椒采收后,应及时摘除门椒以下的腋芽和老、病、残叶。 10 病虫害防治 10.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针对不同防治对象及其发生情况,根据辣椒生育期,分 阶段进行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物理措施防治,科学、合理施用农药。 10.2 农业防治 实行轮作,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无害化处理的腐熟有机肥,少施化肥,控制氮肥。培育适龄壮苗, 提高抗逆性;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合理密植,合理排灌,防止积水;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病株,保持 田园清洁。 10.3 物理防治 采用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各类有翅害虫;悬挂黄板诱杀 蚜虫、粉虱等;悬挂蓝板诱杀蓟马等;安装光诱、性诱、食诱捕虫器。 10.4 生物防治 采用植物源农药(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新植霉素、苏云杆菌等)防治病 虫害。 10.5 化学防治 6 DB 4117/T 337—2022 10.5.1 药剂使用原则 使用化学防治时应按照NY/T 1276-2007、NY/T 393-2020

pdf文档 DB4117-T 337-2022 辣椒节水减肥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17-T 337-2022 辣椒节水减肥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第 1 页 DB4117-T 337-2022 辣椒节水减肥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第 2 页 DB4117-T 337-2022 辣椒节水减肥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10:14:5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